图文精华

分享

白茶新人常疑惑的3个问题,入门前有必要逐一认清

8303.cn 发表于 2023-4-25 08:50:53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64
《1》

白茶江湖内,经常能听到鄙视饼茶的说法。

“白茶喝的就是原汁原味,压饼之后破坏养分,简直是本末倒置。”

“好端端的茶叶干嘛要压饼啊,每次喝茶前还得再撬茶,多麻烦?”

“好茶不压饼,一般只有低端原料才会压成茶饼便宜卖……”

诸如此类的片面观点,颇具迷惑性。

以至于,新茶友刚开始入门喝白茶时,陷入了纠结。

先前有位湖南的茶友联系上我们,一开始,对方提出的问题也很基础。

“白茶是买散茶好,还是饼茶好?”

这得看个人喝茶偏好。

1682383691792.png

散茶清新原味,养分充足,风味清雅。

饼茶甘醇饱满,茶香沉稳,滋味更醇、更成熟。

紧接着,对方又抛出自己的疑惑。

“身边的朋友都在说,白茶应该买散茶,但我今年刚开始喝白茶,试喝过白牡丹的散茶,也对比过几款寿眉饼,发觉还是饼茶更好喝,这是怎么回事?”

说实话,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各花入各眼,不论是选入门茶,还是口粮茶,个人饮茶口味偏好才是第一要义!

旧话重提,再次聊到买茶选茶这个话题。

关于白茶饼的3个问题,新手入门之前有必要逐一认清。

《2》

一、刚开始喝白茶,应该选散茶还是饼茶?

大多数时候,推荐先喝散茶。

因为选择散茶入门,冲泡方式更简单。

喝茶之前,不用专门撬茶。

也不必担心将茶叶撬得太碎,影响冲泡。

买入一袋子散茶回家后,打开包装,取茶称重,就能直接开始冲泡饮用。

另外,白茶散茶的加工方式更为传统。

不揉捻、不杀青、不焙火,整体以萎凋、干燥为主,没有过多复杂步骤加入,更好地保留下好茶的原汁原味。

当你在喝白茶时,若想喝到极致鲜爽、原味、清新的茶汤,当然是选散茶更适合自己。

不过,凡事无绝对。

像开篇提到的那位湖南茶友,后来经过了解,发觉他平时在喝茶时,多数是选本地的黑茶。

各式沱茶、砖茶,喝了不少。

周末放假休闲,多数是选择煮一壶茶慢慢消遣。

尝试喝白茶时,发觉寿眉压成之后的甘醇茶味,更符合个人口味。

不论盖碗泡茶,还是直接煮茶喝,茶味都很甘润、柔和、美妙。

所以,当你在尝试喝白茶时,不妨多对比。

散茶饼茶各买一些回来,泡开后对比,看看哪款更适合自己的口味。

通常,之前少有饮茶经验的零基础茶客,或者先前一直是喝绿茶、黄茶、花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主的茶友,选散茶会更适合。

但喝惯普洱熟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茶味偏醇一些口味的话,选择白茶饼会更适合自己。

《3》

二、白茶压饼后,会变得没有养分吗?

这样的担心并不科学。

白茶压饼是一门技术活,不是随便压饼制茶那么简单。

制茶操作规范,压饼技术到位的茶饼,养分保留虽然不及散茶,但茶味物质与养分物质不会过多受损。

这一切,还得从白茶压饼的制茶流程说起。

白茶压饼前,要先将散茶从仓库里搬出来。

将干茶摊出来后,稍微醒一下茶。

随后,进入压饼车间加工。

按照特定规格(350克一饼、200克一饼、100克一饼等),先称重量。

往布袋内称入特定数量的散茶后,用蒸汽适当蒸软,让干燥酥脆的散茶恢复一部分韧劲。

紧接着,采用一定手法,隔着袋子进行包揉。

包揉期间,白茶梗叶的植物表皮破裂,内在茶味物质少部分流出,附着在叶片表面,利于加速茶味转变,形成更甘醇的茶汤滋味。

随后,放入机器里压制定型。

机器是死的,但操作讲究灵活性。

不同梗叶标准的白茶,压制定型所需的温度、力道、时间长度,有所不同。

压饼不到位,整饼茶会松散不成型,还需要再次返工。

压饼程度过紧,整饼茶硬邦邦的,养分流失严重,撬茶时很难撬开,核心价值一跌再跌。

唯有松紧适中,才是一饼好白茶。

压制定型结束,需要耐心慢慢烘干到位。

确保茶饼中间彻底烘透、干爽,才能达到烘干要求。

这样的加工出来的茶饼,在装箱打包后,才能经得起时光的考验,顺利实现后期储存转化,存出越来越甘香醇厚的美好品质!

《4》

三、白茶饼有什么优点?

白茶压饼,能丰富产品体系。

对茶友选茶、买茶、喝茶、藏茶而言,白茶饼有不少无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饼茶能节省空间。

对藏家级的资深老茶客来说,当你在家存了很多箱白茶。

家里能有空闲出来的、阴凉干燥适合存茶的地方,全部都装满了茶叶。

这时还想继续入手,肯定是选饼茶更能更好。

因为,蓬松的白茶散茶压成茶饼后,能极大的节省仓储空间。

白茶里,白毫银针、白牡丹的情况稍微好一些,毕竟它们没有过分宽大的梗叶。

但枝叶蓬松的寿眉散茶存起来,一大箱一大箱的,很占地方。

一间小仓库专门存茶,同样存50斤寿眉,存饼茶更能节约空间!

其次,压饼是白茶寿眉出枣香的关键。

老白茶的一众香型里,枣香颇为出名。

但不是所有的白茶,都会陈化出枣香。

新茶,没有。

散茶,没有。

白毫银针与白牡丹因为没有粗壮饱满的梗叶,压饼后也很难出现枣香。

唯有高山原料,压饼到位,松紧适中的白茶寿眉饼,陈化出枣香的概率更高。

对喜欢喝枣香老白茶的茶客来说,选白茶,肯定是优先入手高品质寿眉饼为好。

最后,饼茶的茶味更甘醇。

喝白茶,尤其是喝白毫银针、牡丹王一类的散茶,品茶门槛较高。

很多人容易喝不懂,觉得它们的茶味偏淡,刺激性不足。

(实际上,银针的茶味并不淡,而是极度鲜爽。)

但换成饼茶后,情况明显不一样。

因为白茶压饼后,植物表皮被部分揉裂,茶味物质流出,能形成更甘醇饱满的茶味,哪怕再不懂茶,也能轻松欣赏这种醇柔饱满的风味。

不论是煮茶,还是盖碗冲泡,喜欢喝汤感醇厚的茶客,选择饼茶更能满足个人喝茶口味偏好!

《5》

曾经遇到很多这样的质疑声,“是不是只有低端原料才会压成茶饼?”

但这样的质疑说法,太过片面,不够客观。

不论散茶、饼茶,都有优劣之分。

优质茶,原料选择考究,制茶工艺精湛,后期仓储规范,茶香茶味韵味均为一绝。

劣质茶,茶青用料低端,工艺缺陷明显,仓储随意马虎,茶香寡淡,茶味平淡,甚至还会带有各式怪味、杂味、酸味。

一喝入口,哪怕再不懂茶的人,凭借着本能,也能分辨出孰好孰坏。

真正好喝的茶,茶味层次丰富,能让人喝了还想继续喝,念念难忘。

而问题缺陷严重,一言难尽的劣质问题茶,小口试喝一口,就彻底失去饮茶兴趣。更有甚者,让人恨不得赶紧喝一杯白开水漱漱口。

好喝与难喝,高端与低端,只需在茶桌上真正试喝过,高下立现!

在没有喝过好茶之前,盲目污蔑白茶饼都是低端茶的想法,着实太幼稚,也不客观理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