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这5类白茶别随便收藏,当心踩坑

8303.cn 发表于 2023-5-9 10:55:3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27
趁着新茶上市季,很多茶友都有“自存新茶”的打算。

原因无他,近些年已经被各式问题老茶给坑怕了。

早些年,见过不少刚开始喝白茶的新手。

明明是刚喝茶入门,却希望在收藏白茶方面,一步到位。

张口就要求,希望收点年份老的茶回家,而且价格最好能实惠些。

且不论,年份真实,达到7年、8年陈的老白茶,价位不便宜。

单论年份就有不少门道,离不开“慧眼识茶”,分辨真假。

万一买到做旧茶,岂不是彻底亏了。

就因为“盲目追老”,不少茶客已经在做旧老白茶身上栽过跟头。

花了高价买来一饼7年、8年的老茶饼,泡开喝下去,茶香有酵味,茶汤有酸味,并且汤感还很薄。

更有甚者,整饼茶全部发黑,绿色叶片保留极少,茶梗粗糙,白毫少。

这显然是人为做旧的产物,通过各式做旧手段,将整饼茶变身为苍老沧桑的状态。

买到手后,想扔舍不得,不扔又不敢喝。

进退两难,辗转反侧,着实头疼。

从收藏的角度看,与其一步登天,希望入手年份老一些的白茶。

不如“自存新茶”,从新茶开始慢慢存,至少能完美避开做旧风险。

不过挑选新茶回家收藏,建议提前做足功课,这5类白茶没有藏茶的意义。

一、原料太粗糙的新茶。

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分享过这样的技巧。

从叶底分辨白茶品质好坏时,建议重点关注叶片柔嫩度。

采自茶树嫰梢,原料品质到位的白茶,叶片是柔软、柔韧的。

泡开的叶底,舒展度极佳,叶片软韧有弹性。

假如,当你在买白茶时,发现某款寿眉的叶片很粗糙。

叶片内在纤维很粗,缺乏韧性。

整片茶叶偏薄、偏粗老,伸手摸向泡开的叶底,有几分砂纸的手感。

如此粗糙不堪的白茶,等级很差。

因为原料过分粗老,会导致茶汤不醇厚,茶香层次单调,并且茶味还不耐泡。

因自身积累不足,后期哪怕存满3年,存成老白茶后,品质表现依旧一言难尽。

对于这样的茶,没必要白白浪费时间去收藏。

二、茶香寡淡的白茶。

新白茶的茶香,拥有清鲜清新之美。

闻起来,如三、四月的春风拂面,很是惬意。

毫香、花香、干燥多元的植物清香,层次丰富。

当你在选白茶时,发现一款茶的香气很单一。

外形上,暂时看不出明显缺陷。

但捧起干茶凑近去闻,香气极淡。

对待这样的茶,哪怕没有正式冲泡,也能预估它的表现并不理想。

之前帮一位外地茶友鉴茶时,曾收到对方寄来的一小袋茶样,据说是某地今年的新银针。

看到实物的第一时间,和福鼎银针相比,那款茶除了白毫略少,茶芽偏细长外,一切还算中规中矩。

但在闻茶香时,发现这泡茶的香气很淡、很弱。

泡开后,鲜爽程度也远不如同期新茶。

如果没猜错,这是典型的外地针。

且整批茶的树龄较短,属于小树茶。

所以才会导致内在茶味物质远远不足,茶香寡淡不堪,丝毫没有毫香蜜韵的特色。

对待这样的银针,不论是买新茶尝鲜,还是存老后慢慢喝,都没有价值!

三、内部没烘透的白茶。

打铁还需自身硬。

长期收藏白茶,对茶叶自身的干度要求很严格。

干度达标,里外干透,内在水汽彻底烘干。

后期保存时,才能经得起存放。

不然会因为多余水汽的影响,存出闷味、酸味、霉味,彻底不能再喝。

新茶上市季,那些工艺潦草,没有彻底烘干的白茶,值得多加警惕。

挑选时,要确保干茶手感足够干燥。

白牡丹、春寿眉这类有芽、有叶、有茶梗的蓬松散茶,抓出一把,干燥叶片滑过手掌皮肤能感受到粗粝感。

轻轻一捏叶片,烘干到位的茶叶,能做到一碾就碎,彻底变成碎末状。

若是内在没有烘干,叶片会保留微弱韧性,只能断裂成分散的碎片。

那些叶片与茶梗微微发韧,干茶闻起来缺乏干燥植物香气的白茶,千万要慎入。

因为它们极有可能是烘干不到位,经不起久存。

四、新工艺白茶。

白茶圈内,“新工艺茶”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新工艺白茶,特指在传统加工基础上,在萎凋后,加入堆积回水、揉捻等处理工序制成的产品。

广义新工艺白茶,范围很广,只要有别于白茶传统工艺的,都算作其中。

但从收藏角度看,不建议入手新工艺茶。

原因是,背离传统白茶工艺的制茶操作后,经历揉捻的新工艺白茶,发酵程度提高,内在茶味物质提前转变,后期储存陈化价值有限。

久存之后,不能做到越存越甘香,越存越醇厚。

如果单纯是喜欢新工艺茶的味道,买来尝试一番,无可厚非。

但长期收藏白茶,新工艺白茶不论如何,也不是良选。

最后,聊一番题外话。

目前在茶圈内,各种标榜“新工艺”概念的白茶,层出不断。

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借助“新工艺”为幌子,特意去推销那些工艺不当的问题茶。

比如,明明是制茶不当,晒出大片红斑的春寿眉,却介绍成新工艺下的“红叶寿眉”。

这种指鹿为马的情形,具有迷惑性。

真正试喝一番,就能知道这样外形怪异,茶香茶味寡淡的茶叶,不是什么好茶。

五、过分紧实的白茶饼。

白茶收藏,散茶饼茶皆可。

散茶清新原味,内在天然养分保留丰富。

饼茶口味甘醇成熟,批量仓储时,紧压成饼的白茶更能节省空间。

不过选白茶饼收藏之前,建议远离那些被压得硬邦邦的茶饼。

因为,压饼过分紧实的茶饼,内在茶味“受伤”严重。

压饼偏紧,意味着蒸软、包揉、压饼定型时操作不当。

定型关键期过分用力、定型时间太长、压饼温度太高等综合因素,都会导致最终压出来的茶饼,像石头那么硬。

铁饼一块,难以撬开。

即便费劲地用茶刀撬开后,撬出来的干茶也多半成了碎末、碎片、渣沫。

并且,由于压饼期间,茶味物质过多损伤。

这些撬出来的茶,经过沸水冲泡后,茶香偏淡、茶味不醇,喝起来毫无亮点。

不论喝新茶,还是久存后喝老茶,都难以收获精彩风味。

从一开始, 就不推荐随便买入手。

什么样的白茶值得收藏?哪种白茶才算得上好茶?

这两个问题看似提问方向不同,但最终答案大同小异。

只有产区好、工艺到位、仓储用心的白茶,才能获得优异品质。

外形、香气、茶味、韵味尽善尽美的白茶,拥有“可喝可藏”的特点。

趁早尝鲜,茶味清爽鲜醇,清新风味尽选。

久存下去,茶味逐年发生良好转变,能收获日愈甘醇厚实的茶汤。

简单概括下,任何值得收藏的白茶,新茶的品质表现不会差。

反观那些表现一言难尽的新茶,千万别指望它们经过后期久存后,茶味表现能发生奇迹般的好转。

这样的奇迹,根本不会出现在一款劣质茶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