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新白茶又苦又涩不好喝?教你5个泡茶技巧,看一遍就学会了

8303.cn 发表于 2023-5-12 11:03:0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59
最近,是新白茶扎堆上市的阶段。

所以有很多看官会问:“到手的新白茶,应该如何冲泡才好喝呢?”

特别是一些买了白毫银针的朋友,格外关注这个问题。

其实,泡茶,无非是五个细节,茶具、水质、水温、手法,以及时间。

接下来,且听小编一一讲解。

冲泡新白茶的细节一:茶具

冲泡新白茶的工具,村姑陈的建议是,用白瓷盖碗。

并且,最好是110毫升左右标准容量的。

这样大小的盖碗,不管是泡白茶,还是泡岩茶、红茶,都适用。

而白瓷盖碗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在于它的材质。

瓷器的毛孔细腻,光滑、不粗糙,用它来泡新白茶,可以呈现出原汁原味的茶汤。

包括在斗茶赛和审评会上,专业人士们用的泡茶工具,亦是白瓷盖碗。

SO,想要喝到新白茶清新、鲜爽,最真实的味道,就买一只白瓷盖碗吧。

反观很多人喜欢的紫砂壶,老实说,并不适合用来泡新白茶。

不仅仅是新白茶,老白茶也最好不要。

否则,它身体里巨大的毛孔,就会在受热以后更加膨胀,吸走大量的香气和滋味。

留给你的,是一泡不真实的、不纯粹的,经过修饰的茶汤。

冲泡新白茶的细节二:水质

常言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介绍完了茶具,理应要来介绍水了。

水的品质,从表面上看,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老茶客的嘴里,是很容易分辨的。

陆羽在《茶经》里曾经写过,“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不难看出,从古至今,爱茶之人对水的讲究,从来都不马虎。

但现代人因为种种限制,用山水、江水、井水泡茶,显然不太现实。

为了方便大众,用干净、纯粹、无杂质的纯净水,最能满足日常泡茶的所需。

而其他的用水,比如自来水、矿泉水等,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要知道,自来水的水质,由当地的具体情况决定。

如果当地的水质不好,矿物质含量高,杂质多,泡出来的白茶汤,就会变得稀薄、涩口,还会有一股毛毛躁躁的味道。

反之,水质好的地方,污染少,打开水龙头就能直接喝。

不过,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不一样,村姑陈也不是鉴别水质的专家。

保险起见,还是用纯净水泡茶,最为稳妥。

如果大家比较喜欢尝试,那就自行选择不同的水质冲泡,总会得到一个最满意的答案。

冲泡新白茶的细节三:水温

新白茶,尚新、尚嫩。

因此,有一些茶友抱着保护的心态,选择以温水冲泡。

担心太烫的开水,把嫩芽嫩叶给烫坏了,损耗了其中的维生素和营养。

然而,温水泡出来的茶汤,大概率是香气单一,滋味寡淡,汤水也不够淳。

究其原因,是因为水温不够高。

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新白茶的宿命,就是接受沸水的考验。

它们的芽头和叶背上,都覆盖着浓密的白毫,保护着娇柔的身体。

并且,这些白毫具有很好的防水性,区区温水,很难将其彻底打湿。

水温不够,白茶泡不开,释放出来的物质就十分有限。

喝起来,便是清汤寡水,不香也不淳。

正确的泡法,应该是把水充分烧开,在沸腾的状态下,冲泡白茶。

水温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快。

当沸水注入,白毫就会大量脱落,深藏在细胞内的养分,开始源源不断地析出。

同时,新白茶内的芳香物质,在高温的激发下,呈现出自己高、中、低各个沸点的精彩香型。

如此一来,才算是喝到了好茶的精髓。

冲泡新白茶的细节四:注水手法

这些年来,村姑陈看过了无数人的泡茶习惯,也观察到了许多种注水手法。

有的人,参考了茶艺师的方法,悬壶高冲。

可由于学艺不精,经常把水洒得四周都是,弄湿了茶席,并不美观。

有的人,为了偷懒,定点注水,也就是注水时手臂不动,水流只从固定的一个位置流进盖碗里。

但干茶太轻了,会漂浮在水面上,只有底下的一小部分接触到水,浸出物质。

想来也知道,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必定十分寡淡。

还有的人,泡白毫银针的时候,用激烈的水流冲击芽头,茶叶就会“转圈圈”。

不过,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并非一朝一夕学成。

相比之下,用环壁注水法,沿着碗壁,均匀地注水,更具实用性。

水壶不必举得太高,尽可能地靠近盖碗,节省了力气不说,还避免了水温降低。

有利于茶叶在极高的水温下,倾尽所有,充分地释放内质,泡出鲜香醇爽的茶汤。

冲泡新白茶的细节五:时间

许多茶友在意一个细节,出汤的时间,是几秒?

其实,很好把握,全程追求一个字“快”。

沸水注入,合上盖子,端起盖碗,倒出茶汤,一气呵成。

中间不要有半点犹豫,一定要行云流水,切勿给自己加戏。

什么左拨右拨,合盖坐杯,先放下水壶再去出汤,这些动作都不要有。

那么,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的时间,就可以控制在7-8秒。

这便是我们平时文章里经常提到的,快出水。

泡茶并不难,去繁从简即可。

带有表演性质的动作,只是增加美观性,但对茶汤的滋味没有半点加成。

甚至,错过了最佳出汤时间,形成闷泡以后,还会泡出一杯浓酽苦涩的白茶。

一泡新白茶好不好喝,冲泡占了一大半。

但抛开上述客观因素之外,剩下的,主要还是看自己。

喝茶时的心情,是否愉悦;周围的伙伴,是否投机;泡茶的手法,是否熟练……

曾经遇到过一个茶友,他说,自己很容易被外界误导。

单独喝茶的时候,觉得香气和滋味还不错。

结果,带出去和朋友分享,就被挑出了一大堆毛病。

回家以后再喝,虽然味道和之前一样,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俗话说,众口难调。

自己喜欢,便是好茶,一切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