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老白茶价格越来越贵,存茶是为了升值吗?

8303.cn 发表于 2023-5-18 09:35:5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17
有一次,被闺蜜拉着去茶馆里喝茶。

茶馆的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男人,有点秃顶,样子很和蔼。

闲聊时,一边喝茶,一边如数家珍。

说起自己那年去云南某地,买了几个茶饼,现在已经升值到X万一饼。

年轻的时候,没见过什么世面,瞬间被惊掉了下巴。

心想:欧买噶,几百块钱的茶叶,经过几年时间,竟然能翻一百倍!

那么,未来谁还买房投资啊,统统都去买茶叶吧。

事实证明,普通人想通过存茶来闷声发大财,太不切实际了。

除非,你立志成为茶圈里最绿的那根韭菜。

由此,想到了白茶。

目前来看,存茶是一种趋势,特别是存白茶。

按照民间的说法,“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白茶是越陈越好的。

昨天,正在跟茶友聊收藏白茶的话题,他抛来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喝不完,家里却囤了很多的白茶?是为了投资升值吗?”

答曰:是,又不是。

要说升值,白茶的价格的确会随着年份,越来越贵。

因为老白茶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喝一泡,就少一泡。

全都喝完了,也就没有了,它穿越时空而来,在岁月的沉淀下,转化出了醇厚、稳重的风味。

但我们不可能像动画片里那样,坐时空穿梭机回到过去,以当初的物价把买下来。

所以,真正的老白茶,是很贵的。

10年以上的老白茶,即使有钱,但没有渠道,也很难买到年份真实、品质出众的。

这些好茶只会在小范围内分享,而不会流通到市场上。

通用的商业法则,村姑陈已经强调过无数次了,物以稀为贵。

再加上多年仓储过程中,仓库的租金费用、空调和抽湿机所产生的电费、人工管理费、设备维修费等等,无形之中增加了老白茶的成本。

故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遇到品质优秀的新白茶,多囤一些,的确是一种投资。

当然,不是投资别人,而是投资自己。

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做旧茶泛滥成灾,老白茶的售价则水涨船高。

买现成的老白茶,一要承担风险,二要付出高价。

而亲自存出来的老白茶,就能躲避做旧茶的陷阱,更加放心。

但如果是想把茶叶看作一种金融产品,像黄金、珠宝、古董那样,将来可以变卖成现金,发家致富,那就太不现实了。

本质上,茶叶还是一种食物。

花最合适的价格,买到最符合自己口味的茶,才是王道。

很多老茶客的习惯是,把新白茶买回来,存成老白茶。

一是因为,新茶的品类丰富,可选择的范围广泛。

在老白茶市场上,你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寿眉,而且是饼茶。

寿眉的产量,比起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都多,即便经过日常喝茶的消耗,也能留下来一批,被存为老茶。

为了减少库存的压力,茶农们往往还会把蓬松的寿眉散茶压成饼,便于仓储。

至于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原本产量就不高。

加上日积月累地消耗以后,能够被长久保存下来的数量,少之又少。

还有一些极其稀缺的品类,如荒野白茶、抛荒白茶、头采米针、牡丹王等,更是在刚刚上市的阶段,就被懂行的茶友抢购一空了。

想要在三年五年后,再见到它们,十分困难。

除非是有专业的收藏家,愿意拿出一小部分来分享。

对于喜欢老白茶的茶友,并且把每一种品类都收集齐全,趁新白茶时期下手,是最合适的。

彼时,库存还算充裕,且价格也适中。

(虽然荒野银针的新茶价格就很贵,但比起老茶,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如果能抓住时机,入手一批,好好保存起来,做到密封、避光、干燥、阴凉、无异味。

就算当时喝不懂,等到三年五年以后,自己对白茶有了深刻的认识,再拿出来,这些便是无价之宝了。

看在周围人眼里,只有羡慕的份。

以1000元为例,如果全部拿去买新白茶,能买到一斤高山的白牡丹,等级还很高。

若是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将来必定是品质卓绝,不管香气还是滋味,都是持久且深远的。

可如果拿去买老白茶,想要买到高等级的白牡丹,品质出众,年份高且真实的,或许还比较困难。

算下来,还是自己存茶更划算。

二是因为,自己存茶的乐趣颇多。

想要彻底喝懂白茶,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边喝边存。

在新白茶转变成老白茶的过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的香气、滋味、汤感、韵味,都会发生变化。

这时候,各位看官就可以用亲身经历去体会,新白茶和老白茶,究竟有什么不同。

特别是那些原本抱着“新茶是草,老茶是宝”心态的茶友,真心建议,体验一下自己存茶。

每隔三个月,就开箱喝一次,感受白茶的变化,感受它转化出来的惊喜。

几次之后,就会对白茶有一个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甚至于,会抛弃过去的观念,爱上喝新茶。

当然了,不管新茶还是老茶,只要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就是值得品饮和收藏的优质茶。

总体来说,存茶是一件量体裁衣的事情。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喝茶的习惯也不同。

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收藏目的等因素,综合的来挑选。

不盲目,不跟风。

宁愿少喝、少囤,也要精喝、精存。

劣质的白茶,无论存放多少年,依然是劣质茶,休想咸鱼翻身!

存茶,是一个成长和历练的过程。

茶叶是自己的,是千挑万选后,花了真金白银买回家的。

因此,储存的时候,自然会比较上心。

为了让白茶得到良好的转化,也会自发性地去学习专业的存茶知识。

如此一来,才不会浪费好茶。

钱是自己花的,茶是自己选的,初衷是将来能有好茶喝。

以最低的成本,喝真正的老白茶,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升值的问题,还是劝各位看官佛系一些。

市场每天都在变化,谁知道下一个十年,流行的是什么茶呢?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好茶,且喝且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