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4点不同,教你快速喝懂岩茶里的水仙、肉桂

8303.cn 发表于 2023-5-18 10:13:0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22
刚开始喝岩茶的新手,绕不开水仙与肉桂。

因为水仙和肉桂是岩茶市面的主流产品。

产量基数大,市场占有率高。

走在武夷山的街头,随便走进一家卖岩茶的茶叶店。

向店家打听起梅占、铁罗汉、向天梅、白鸡冠,对方未必有货。

但万万不会少了水仙、肉桂这两大基础品种。

毕竟,做岩茶生意的店家,如果没有准备这两道主菜,很难开门迎客。

喝岩茶,水仙肉桂相对常见,但依旧有一批接一批的新茶友陷入相同的困惑。

为什么喝岩茶,总感觉水仙、肉桂的味道没差别?

若你也有相似疑惑,建议紧抓这4点细节。

逐一对比,带你认清这两大岩茶主流品种的个性特征。

一、青叶外形不同。

所有的茶,起源都是一片叶。

但岩茶水仙与肉桂之间,茶树品种不同。

肉桂是灌木,哪怕留丛管理,不频繁修剪,茶树身高也不至于太高。

身为灌木的肉桂,侧枝更密集。春茶季在茶山上观察,路过一片肉桂茶树后,将视线注意力往下移,老叶片的长相很有辨识度。

叶片细长,椭圆,叶片边缘锯齿不明显。最有意思的是,叶片两侧微微内折,类似小勺子那样,并不是完整平展的状态。

另一边,水仙属于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主干分枝明显,留丛管理的水仙,树形高大,采茶时,有不少需要爬上树,才能采摘到最顶端的青叶。

从茶青鲜叶的实拍对比,不难看出,标准采茶状态下,水仙的青叶会比肉桂叶片大一圈,叶片脉络更凸显,但不会像肉桂叶片那么椭圆内折。

经过制茶加工,揉捻成条索状的干茶成品后,水仙的干茶条索会相对更粗犷。

当你剪开一泡8克的水仙,倒进标准白瓷盖碗里,能明显看出干茶比较蓬松,甚至会有一、两根比较长的条索,横逸而出。

如果是喝肉桂,就较少出现这类情形。

二、品种香气不同。

每一个不同的岩茶品种,都拥有不同的品种香。

一茶一味,各不相同。

类似黄瓜有黄瓜味,苹果有苹果味,桃子有桃子味等,这些与生俱来的天然本味,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正常情况下,都会得到完整体现。

区分水仙与肉桂,品种香可谓一条捷径。

肉桂的品种香,是岩茶圈内颇具特色的桂皮香。

桂皮香给人的感觉,很接近卤肉常用香料的同名桂皮的气息。

只不过,岩茶肉桂的本质毕竟是茶,而不是桂皮本物。

闻岩茶肉桂的干茶,暂时还不能闻到清晰桂皮香,而是以焙茶后形成的系列香气为主(包括焦糖香、烤瓜子香、烤坚果香等植物蛋白经过高温转变得来的香型。)

不过,在冲泡开汤后,趁热去闻盖香,闻汤面飘扬而上的香气,小口细品茶汤时,感受唇齿间浮动的香气。在这些场景下,更容易捕捉到岩茶的品种本香。

水仙的品种香气,是清幽的兰花香。

这股幽兰般清雅的花香,同样是等泡开后,闻香辨识度更高。

新手入门喝岩茶,为了帮助快速喝懂水仙与肉桂,建议来一场同台竞技。

泡一款肉桂,也泡一款水仙,放在一起慢慢对比。

轮流闻香,多闻几次肉桂的桂皮香,水仙的兰花香,当你形成深刻的茶香印象时,就不容易再认错了。

三、特色香型不同。

岩茶圈内,素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

这是因为,肉桂这个品种茶,茶香表现可塑性很强。

除了茶树品种本身自带的桂皮香外,在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前提下,还能做出不少有意思的香型。

譬如,蜜桃香肉桂、玉兰花香肉桂、奶油香肉桂。

相比起来,在特色香型方面,岩茶水仙极少有奶油香、蜜桃香的说法。

不过,在圈内提到水仙的茶香,很多老茶客会津津乐道于老丛水仙的丛香。

丛香的出现,能助你一秒分清水仙与肉桂。


因为,肉桂是灌木系品种,没有老丛高丛说法。哪怕树龄稍微老一些的肉桂,也不像水仙那样能出现丛香。

但水仙不一样,按照树龄的阶段划分,岩茶水仙能明显分为三个层级:

普通水仙,树龄不足30年,没有丛香,以清幽兰花香为主。

高丛水仙,30-60年树龄,木质丛香初露头角,但本身的品种香不会消失;

达到60年以上树龄的老丛水仙,比较珍贵,产量有限,丛香是最浓郁的。

老丛水仙的木质丛香,能伴随着岁月的积累,逐渐加深加强。

深邃浑厚木质丛香,与兰花香交织在一起,能形成特别具有辨识力的茶香!

四、树龄追求不同。

喝岩茶,树龄不是越老越好。

这背后,需要看具体情况。

在水仙与肉桂之间,就能得到鲜明反馈。

岩茶肉桂作为灌木系品种,树龄的尺度不能与小乔木、乔木相比。

换言之,树龄老不老,对岩茶肉桂来说,没那么重要。

从武夷山茶农那听来的说法是,树龄年轻一些的肉桂,个性更接近初生牛犊,更能做出辛锐明显的桂皮香气。

但水仙不一样,普通大宗水仙的综合香气风味,没法与老丛水仙相比。

因为,老丛水仙的木质丛香,浑厚幽深,闻起来很舒服。

还因为,泡出茶汤后,老丛水仙的汤感无比醇厚,滴滴饱满如浆,茶汤入口,非常具有厚度。

由于内在茶味实力不凡,老丛水仙远比普通水仙更醇,更耐泡。

喝一泡正岩老丛,如果没有泡到十来冲,不推荐轻易换茶。

喝岩茶,水仙以汤感醇厚著称。

汤醇味厚,是岩茶水仙在圈内立足的根基。

但肉桂的茶汤表现也不逊,因为它拥有其余岩茶所不具备的辛辣感。

岩茶肉桂的辛辣感,不是闻出来的,也不是在刚开始喝茶时就能尝出来的。

通常,要等到茶汤逐渐泡淡之后,再去喝最后几泡的尾水。

连泡多次,肉桂的茶汤厚度渐渐下降后,辛辣感才会挣脱出来。

脱离了稠滑汤水的包裹后,图穷匕见,直白流露。

喝泡淡的肉桂尾水,小口喝入。

当茶汤咽下喉咙瞬间,集中注意力,专注感受。

此时,在茶水过喉刹那间,会浮现一阵阵微妙辛辣触感。

像一闪而过的流星,划破夜空的平静。

也像喉间得到力度恰好的按摩,特别舒爽惬意,让人越喝越欲罢不能,非常有趣。

相比下,水仙的茶汤会显得更温柔。

茶汤很醇很柔,尝汤入口,像是喝了一碗胶质丰盈的老火靓汤。

这种醇柔质感,与岩茶肉桂的辛辣感觉,明显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