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泡茶,一直都是用白瓷盖碗。
曾经有人问过我,明明你们家有那么多盖碗,还有很贵的柴烧,为什么平时不见你用?
盖因,每个人的需求不同。
有的人,看重茶具的外表,胜于一切。
只要好看,摆在桌子上有档次,纵使它十分烫手,经常把自己烫成红酥手,也愿意承担后果。
而有的人,以村姑陈为代表,就喜欢称手的盖碗。
拿在手里最舒服,实用性强,能泡出一杯白茶的原汁原味,这就足够了。
当然,或许有人会觉得,白瓷盖碗也太素了吧,一点情调都没有。
可是,谁让它泡出来的茶汤,最好喝呢?
新白茶,是极适合用白瓷盖碗冲泡的。
一来,110毫升左右的白瓷盖碗,重量轻,就算往里面投了茶,再注满水,也能轻松端起来。
即便是手腕力量小的女性茶友,同样方便操控。
二来,白瓷盖碗胎壁薄,散热快,用起来不容易烫手。
这样一来,在注水结束以后,就能快速地提起盖碗,完成出汤。
并且,别看它矮矮的、胖胖的,其实这类口大沿宽的器型,最有利于出汤。
茶汤沿着碗沿的部分,像一道小型的瀑布,全部汇集到公道杯里。
要知道,冲泡新白茶的关键之一,就是快出水。
不至于坐杯闷泡,如果茶叶和水的时间浸泡太长,就会析出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造成滋味苦涩。
再加上,白瓷盖碗的表面很光滑,毛孔细腻,不吸香也不吸味。
意味着,能够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新白茶的香气、滋味、汤感、韵味。
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了解面前的这一款新茶。
其实,新白茶的滋味,是不淡的。
高品质的新白茶,蕴含着丰富的茶氨酸物质,泡出来的茶汤,鲜爽、清甜、柔润。
只不过,有些口味比较重的茶友,面对如此轻柔的白茶汤,觉得不够刺激,便自然而然地代入了“寡淡”二字。
殊不知,白茶简朴的工艺下,带来的正是这种天然、原生态的风味。
新白茶,能不能用以前泡过老白茶的紫砂壶?
当然是不行的。
首先,不管是新白茶还是老白茶,都不提倡用紫砂壶冲泡。
盖因,紫砂这种材质,它是双重气孔结构。
比起白瓷盖碗,紫砂壶的毛孔很粗糙,不光滑。
正是因为这种特质,才让紫砂壶拥有了久用、久养之后,能包浆的效果。
所以,在冲泡白茶的过程中,紫砂壶身上的毛孔,就会大量地吸附茶汤中的香气和滋味。
很显然,泡出来的白茶汤,便不是原汁原味,鲜活香醇的了。
白茶不炒不揉,不杀青,芳香物质充足,鲜爽感浓郁。
可想而知,如果把香气馥郁的白茶放到紫砂壶里去泡,后果不堪设想。
风卷残云后,留下来的,便只有一点点香气了。
之所以有人会认为,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汤,比白瓷盖碗更加“重口味”,其实和器型有关系。
考虑到美观性,紫砂壶的壶嘴通常比较小,出汤速度很慢。
并且,随着干茶不断吸收水分,还会逐渐膨胀,堵住出水口。
出汤慢了,茶叶析出的苦涩物质多了,自然就觉得浓了。
况且,用曾经泡过老白茶的紫砂壶,里面大概率已经吸附了老白茶的香气和滋味。
再拿来泡新白茶,毛孔中残留的老白茶的味道,便与之相融合。
这样不伦不类的茶汤,你愿意喝吗?
还有一些茶友,不喜欢用盖碗的理由很可爱。
太烫手了,太麻烦了,太讲究了……
总之,实在没有办法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在茶桌面前花上半个小时,喝一泡新白茶。
平时工作也比较忙,大多数时间,都在办公室里。
那么,推荐各位一个简易版的喝茶方法——玻璃杯泡法。
清新鲜嫩的新白茶,倘若没有条件用盖碗泡,那么用玻璃杯,也是不错的选择。
玻璃杯的材质相对稳定,同样不会改变茶汤中香气和滋味的原本模样。
同时,玻璃杯很方便。
只要有茶叶,有热水,几乎随时随地都能为自己泡一杯新白茶,还能看到芽叶在里面美妙舞动的姿态。
所以,一个人的时候,偶尔也会尝试用玻璃杯泡茶。
开水冲进去,茶香便在周围蔓延开来。
不过要注意,投茶量不能太多,常见的300毫升左右的玻璃杯,放几根白茶干茶就够了。
在茶水无法分离的情况下,久泡,会析出过量的苦涩物质。
摄入过多,对身体不利。
适当减少投茶量,便能平衡口感,得到一杯清新淡雅,可口鲜爽的茶汤。
实际上,紫砂壶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如果你买到的白茶,品质不高,滋味单薄,香气寡淡,甚至还带有明显的杂味、酸味。
那么,紫砂壶堪比茶圈的“修图师”。
就像我们去拍最美证件照的时候,人家会把你脸上的瑕疵,统统PS掉。
于是,每个人都是一颗剥了壳的水煮蛋,找不到缺点。
而用紫砂壶泡劣质白茶,那些杂味、异味,都会被粗大的毛孔给吸走,藏在茶壶的内部。
倒出来的茶汤,是润的,浓的,柔的。
再差劲的茶,在紫砂壶这位大师手里,都能变得正常起来。
但好的白茶,我们还是按照老办法,白瓷盖碗泡吧。
喝它的原汁原味,鲜香醇爽,精髓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