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什么样的白茶才能越老越值钱?

8303.cn 发表于 2023-5-25 10:45:5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18
如果要问,一年内最好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一是舒惬的秋末时分,天高云淡,清风爽朗,另一个便是最近这些日子了。

告别了冬日湿冷的攻击,没有春天恼人的柳絮纷飞,烈日的炎炎也还未至。

这个初夏的时节,街上飘着恰到好处的风。

这时最愿备好水果,泡一杯花香四溢的新白茶,还有一堆茶点,享受快乐无边的傍晚。

最近一直在喝新茶,几乎都试了一遍过去。

而喝到有机茶的时候,真真是被惊艳到了。

那独有的比山泉水还清新空灵的香气与汤水,宛若天山雪莲,极度纯净。

朋友喝了一口,差点把舌头吞下去。

很显然,她被这神仙茶汤迷住了,饮下之后,又伸手,示意再来一杯。

我们俩就这样静静地喝着,谁也不想打破这种宁静。

回想到,很多人对白茶的印象,还停留在“新茶是草,老茶是宝”的层面。

那么,一定是没有喝过真正好的白茶,来自太姥的白茶。

如果亲自喝过,便能知道,新白茶里的鲜爽感,鲜活的花香,清莹的毫香,沸水一冲,就悉数绽放。

直白,透彻,就是太姥山白茶最吸引人的地方。

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在选购白茶这件事上,存在误区。

唯老是举,非老白茶不喝。

再加上民间的宣传,“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于是,这股“追老”的风潮,越吹越盛,远远盖过了新白茶的热度。

不可否认,白茶作为一种能够长期保存的茶类,年份的增加,也代表着收藏价值的提高。

毕竟茶叶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品质好的白茶,更是稀缺。

然而,在肯定老白茶的同时,就一定要打压新白茶吗?

实际上,新白茶并非没有价值。

反之,不是所有的白茶,都能越老越好,越陈越香。

因为老白茶是由新白茶陈化而来,它们是互相成就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是新茶的品质不好,存老了以后也没有价值。

就像0乘以任何数,都是0。

那么,若白茶的价值不是单独由年份决定,又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且看小编细细道来。

首先,要看产区。

产区是决定白茶品质的基础。

好的白茶产区,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要想茶树茁壮生长,积累丰富的内含物质,就必须具备五大元素。

分别是,温(温度)、光(光照)、水(水汽)、气(空气)、土(土壤)。

优秀的产区,这五大元素都能尽量往完美靠拢。

温度适宜,光照适宜,空气湿润,水分充足,生态环境好,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丰富。

正如老话说的,好山好水出好茶。

把这一套理论套用到白茶身上,那就是好的产区,决定了这款茶的茶青品质。

而茶青的品质出众,将来才有机会通过制茶师的妙手,加工成为一款好白茶。

但如果产区不好,气温可能太高,也可能太低,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节奏。

光照可能过强,也可能过弱,不利于茶树进行恰到好处的光合作用,积累养分。

空气可能过分干燥,也可能雨水过多,导致茶树被泡烂根……

总之,在种种不适合茶树生长的产区里,成长起来的茶树,肯定品质不好。

内质单薄,苦涩物质含量高,品质不佳。

至于这样的白茶,未来即使花心思,好好保存,也难以成为一款优秀的老白茶。

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想要超越那些本身就“出身优渥”的茶青,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其次,要看工艺。

有了好的先天条件,还得有好的工艺辅佐。

底子好,加上工艺好,最终才能成为精品。

比如,日光萎凋的白茶,薄摊薄晾在水筛中,在温和的阳光下,去除鲜叶中多余的水分。

在这个“失水”的过程中,茶叶中那些多余的苦涩物质,也会一并被带走。

留下来的,都是有益的,能够帮助提升茶汤的香气和口感的物质。

后续的烘干,需要低温慢烘,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温度和时间。

因为不同的白茶,采摘标准不同,加工的重点自然也不一样。

白毫银针的芽头更厚实,中间的层数多,能剥开5-7层,所以工时更长。

把内外均匀地烘干烘透,把含水量控制到8.5%以下,才算是合格了。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用心,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制茶师,会把白茶的含水量控制得更低,到7%、5%,甚至是3%(出口标准)。

越干燥,越耐存。

可这样做茶,很麻烦,也很考验技术。

别看白茶的工艺简朴,背后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很多技术不精,或者偷懒的制茶师,随便晒一晒、烘一烘,就上市出售了。

含水量超标的白茶,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跑气、受潮、过度发酵、变质变味的情况。

不出半年,一整箱白茶,都将变得面目全非。

再次,要看储存。

有了前面的铺垫,一款优质的新白茶,就诞生了。

但是,想要让它顺利陈化为老白茶,转化出丰富的内含物质,一套标准的仓储条件少不了。

简单来说,存茶要三层包装、离墙离地、干燥避光。

由于白茶喜干怕湿,所以在储存的时候,必须格外注意密封。


最好用三层包装法,铝袋、食品级塑料袋和标准五层厚的瓦楞纸箱,把白茶层层保护起来。

免得多余的水汽、异味跑进来,干扰茶叶的正常转化。

要知道,当白茶体内的水汽含量升高,受了潮,又恰好碰上了高温。

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白茶就会开始过度发酵,变酸变味。

一旦受潮变质,这箱茶便坏了,不能喝了。

营养物质被严重损耗,茶香和茶味也被水汽破坏,渐渐失去了品饮的价值。


最后,要看等级。

白茶的采摘,是分等级的。

按理来说,等级越高,肯定养分更充足,价值肯定也越高。

到了市场上,价值决定价格。

白茶的三大品类,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其实它们都有更细致的等级划分。

例如,白毫银针分特级和一级;白牡丹等级最多,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寿眉也有一级和二级之分。

在国标中,关于等级的区别,都有着具体的标准。

包括外形的条索、整碎、净度、色泽,内质的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因此,在同等的产区、工艺、储存下,高等级的白茶,贵过低等级的茶。

有时候,仅仅是等级的差别,就决定了价格。

在未来的陈化中,肯定是等级越高,越稀缺,养分也越丰沛。

决定白茶价值的因素,除了年份,还有上述的这些。

可见,年份并不是唯一的条件。

在这一众的排名当中,年份应该是排在最末尾的。

若是徒有年份,而没有品质,再老的白茶,也卖不出好价格。

收藏的前提,是值得收藏。

把各个因素都一起考虑进去,比个高低,才能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