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圈内的修行,类似爬山。
一关刚过,新的疑问难关,又摆在面前。
相信很多新茶友在第一次碰到一泡茶沫很多、很密集的岩茶时,很难摁下好奇心。
奇怪,这是什么啊?
为什么有的岩茶会这么多茶沫?
四处求问一番,大概率会得到一番简而又简的潦草答复。
“这有什么稀奇的,这就是茶沫啊,这背后可是茶皂素呢,快喝……”
噢,是吗?茶沫≈茶皂素?
等到这时候,已经有不少茶客,初步好奇心得到解决,不愿再花心思追问。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选择打破砂锅问到底。
“泡岩茶,茶汤表面出现很多茶沫,100%都和茶皂素相关吗?”
“为什么有的茶沫,看起来脏兮兮的,颜色还偏黑?”
“将岩茶汤面的茶沫喝下去,到底会有什么影响?”
“圈内常说,茶汤表面的茶沫属于精华成分,那它到底会有哪些益处呢?”
这背后深扒起来,大有玄机。
假如在喝茶这件事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很容易被那些人云亦云的谎言蒙骗。
喝了这么多年茶沫很多的问题茶,依旧是稀里糊涂,不知真相。
为了将岩茶明明白白喝清楚,以下4个关于茶沫的问题,不得不深究。
一、茶汤表面有茶沫,是不是因为茶皂素?
是,但准确来说,不全是。
即,引起茶沫出现的关键,不止是茶皂素。
茶叶内部的起泡性物质,除了较为出名的茶皂素外,还有包括水溶性蛋白、水溶性果胶、茶黄素、微小粉尘颗粒等。
冲泡时,受到外力震荡的影响,容易导致在汤面浮现大团泡沫。
通常,头道茶汤在注水冲泡时,往干茶条索上方冲入沸水刹那,激荡出个别白色茶沫,倒也正常。
但如果激荡出来的茶沫,颜色偏黑,汤面带有明显焦黑的碎屑。
当你倒出茶汤,将茶水倒入公道杯后。
举起公道杯,凑近一看,汤色状态并不算清透,汤面也浮现着厚厚的浮沫。
并且,除了头道茶汤外,再次续水冲泡第二冲。
连泡两次,泡到第三、第四冲茶汤时,汤面茶沫的数量依旧偏多。
茶沫颜色深,数量密集,多次冲泡后,茶沫不减。
这么怪异的岩茶,从稳妥起见,多留几个心眼总没错。
二、茶叶内部的茶皂素,是不是茶味精华?
岩茶圈内,茶皂素已经被神化太久了。
但从客观真相来看,茶皂素谈不上太大的益处。
即便,从茶叶内部提取出来的茶皂素,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后,有一定用途。
在许多日用化工场合,效用多多。
对人体而言,也能起到止血、抗菌的作用。
但是,茶皂素提取物的滋味,一言难尽。
按照官方描述,茶皂素的滋味“苦且辛”,刺激性较强。
简化来理解,茶皂素含量太多的岩茶,茶味很苦,刺激性强。
喝起来,难以喝到优质岩茶的香清甘活本色。
这种苦涩刺激的滋味,会让优质岩茶的香气、茶味严重扣分。
从茶味表现来看,茶皂素既不能为茶香层次助力,也无法让茶汤质感变得更醇厚。
相反,还要带来苦味强烈的刺激性体验。
不论怎么看,它都与茶味精华一说,沾不上边界。
三、为什么有的岩茶,汤面茶沫这么多?
原因无他,内部含有的起泡性物质太多。
以茶皂素为主的起泡性物质,若是含量过多,会导致整泡茶的起沫现象明显。
之前,查证过这样的说法。
茶皂素在茶树的根、茎、茶籽、籽壳、老叶、嫩叶等,一应存在。
但分布规律是,粗老梗叶内部的茶皂素含量更多。
采茶标准适中,以成熟开面青叶为主,采下叶片柔嫩的岩茶茶青。
理论上,不应含有过多茶皂素。
换言之,当你遇到一泡茶沫特别多的岩茶时,建议仔细检查它的叶片老嫩情况。
排除是不是因为叶片太粗糙、采茶过老,茶梗没有剔除到位的影响。
除了采茶老嫩程度的影响外,泡茶时,投茶量的不同,也会影响茶沫的出现概率。
单泡10克、13克,投茶增量的岩茶,茶味偏浓,汤面的茶沫会稍微偏多,也不稀奇。
如果是按照8克一泡的标准,在其余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茶汤表面不应出现这么多沫!
四、盖碗泡岩茶,要不要刮沫?
茶沫多的话,有必要刮沫。
哪怕这层茶沫,颜色是偏白的。
期间没有掺杂任何焙焦带来的碎茶细屑,也没有因为杀青后出锅不及时(拉锅)带来的焦屑。
也是相对正常的,颜色以白为主的茶沫。
但从品茶角度看,还是建议刮沫。
盖碗泡茶,刮沫的操作不难。
第一冲注水泡茶,当你看到浮起的茶沫偏多时,索性注水偏满一些。
随后拿起盖子,快速一撇。
此刻,浮起在汤面的茶沫,能被盖子抹得干干净净。
仅需顺手冲掉盖子上附着的浮沫,就能继续按常规泡茶。
正常情况下,盖碗泡岩茶,仅需一次刮沫。
除了头道茶外,后几冲再泡时,汤面较少会有茶沫。
若有,这样的岩茶还是慎喝为好。
夏天时,啤酒很畅销。
倒出一瓶冰镇啤酒,满满一层泡沫,能带来别样的口感体验。
但喝岩茶,按照现代的饮茶审美来看,汤面的茶沫千万不能太多。
且不说,茶沫的来源复杂。
万一是杂质掺杂带来的脏沫,直接喝下,太不卫生。
单从饮茶口感看,茶水表面的浮沫太多,势必会影响茶汤入口的顺畅感。
啜茶入口,没法体会到入口顺滑、清爽、甘润的质感。
受到一层浮沫的干扰,整个味蕾体验很不清爽。
品尝茶味的过程,总感觉像是隔着一层纱去看风景。
雾里看花,难辨真味。
从安心饮茶角度看,茶汤表面茶沫少(数量少到能忽略不计),这样的茶汤喝入口,才能不让人起疑心。
更能舒心自在地,专注品尝茶味。
遇到茶沫明显,堆出厚厚一层浮沫的岩茶,如果舍不得换茶。
在喝之前,建议最好是刮沫后再去喝。
要不然,对着一层有碍观瞻的茶沫,原本开开心心的喝茶心情,难免会受影响!
喝茶时平白给自己添堵,着实没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