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旧老白茶的3大特征,看看你中招了没

8303.cn 发表于 2023-5-26 09:53:1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18
其实,想要识别出老白茶是真是假,真心不容易。

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被极高的年份,精美的印刷,以及内心一切对老白茶的幻想,所深深吸引。

在各种“糖衣炮弹”之下,迷失自我。

今天这篇文章,带大家认清做旧茶的3大标志,也能让大家喝茶少交学费。

首先,色系统一,色调单一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见过新白茶的模样。

春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和春寿眉,由于诞生在风和日丽的春茶季,所以自带丰富的叶绿素。

再加上白茶的特征,就是芽头和叶背上,生满了毛茸茸的白毫。

故而,当它们处在新茶时期,呈现出一青二白的色系,如同小葱拌豆腐那样。

当然,具体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白毫银针是白多绿少,一眼扫过去,全是芽头。

白牡丹是绿白相间,叶与芽差不多数量,几乎平分秋色。

春寿眉是绿色更多,宽大的叶片呈现出油绿色,甚至有些盖住了芽头的风采。

而等到三年以后,这些新白茶成为老白茶以后,整体色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吗?

很显然,肯定不会。

除非是把茶叶长期裸露在空气中,让阳光暴晒它们,才会“基因突变”,成为深褐色、咖啡色这种色系。

并且,通体一色,黑黢黢的,看上去死气沉沉,完全没有白茶该有的生机。

在正常的保存条件下,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白茶便不会转变成黑色。

总体来说,还是维持着绿白二色。

不过,颜色会随着时间,变深一号、旧一号,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另外,秋白茶中的秋寿眉,是以绿色为主的五彩色。

因为秋天的温度高,日晒时间长,所以叶片中的花青素、叶黄素等色素的含量偏高一些。

同理,这种基本的色系,只要不被人为地刻意加温、渥堆、做旧,也是不会改变的。

一饼年份真实的秋寿眉饼,即使存老了,依然如同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层林尽染。

其次,香气薄弱,甚至有杂味臭味

我们的眼睛,可能会被做旧茶的外貌所迷惑,但鼻子是最灵敏的。

很多时候,它传递出来的信息,比眼睛更真实。

闻香识白茶,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白茶在陈化的过程中,随着物质的转化,香气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例如,老银针身上的稻谷香,是由原本的毫香、野草香,转变而来的。

新茶时期老牡丹、老寿眉身上清郁的草药香,存老以后,则会呈现出根茎类中药的气息,熟悉又陌生。

还有陈香、干荷叶香、粽叶香、枣香、花香等,都是老白茶应该具备的香型。

闻起来,干净、舒服,层次丰富。

可若是白茶经历了做旧,那些堪称“满清十大酷刑”的手段,早就把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损耗得差不多了。

有一些做旧茶,手下留情了,还保留了一些些内质。

因此,用煮茶的方式,持续不断地高温刺激,还能煮出带有香气的茶汤。

当然,这股茶香,比起真正的老白茶的茶香,那种浓郁的、持久的、芳香通窍的,还是差了一大截。

不过,对于没有喝过老白茶的人,已经算是一种惊喜了。

至于还有一些,做旧十分彻底的老白茶,不仅原本的物质全都消失殆尽了,还生成了一些额外的、不好的物质。

体现在气味上,有酸味、酒糟味、海鲜味、猪圈味、臭脚丫味、发霉味……

总之,在非正常的工艺下所诞生的味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们做不到。

各位看官在买老白茶时,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忽悠人的话术。

例如,老白茶的霉味就是陈香;老白茶的酸味是正常转化的结果;老白茶放久了都会有杂味,醒一醒就好了……

白茶本身工艺简朴,发酵程度轻微,仓储也讲究干燥密封。

这些“反白茶”的气味,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一饼正常的老白茶身上。

最后,如果你胆子够大的话,还可以尝一尝茶汤

一般来说,只要通过前两个步骤,就能判断出一款“老白茶”的真实身份了。

一饼通体发黑,暗墨墨的老白茶,闻起来香气薄弱,甚至还带有臭味。

那么,正常人都不会愿意冲泡了喝。

及时止损,扔掉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可还是有一些茶友,不甘心自己花了冤枉钱,想要尝一尝茶汤究竟是什么味道,到底能不能喝,喝了身体会出现什么反应。

于是,壮着胆子,用沸水泡了喝。

心中还安慰自己,高温杀菌,高温杀菌,没病毒的。

表面上的细菌,的确可以被沸水杀灭,但做旧茶中蕴藏在深处的不良物质,却依然存在。

做旧的工艺,违背了白茶正常的加工方式。

破坏了许多有益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许多有害的物质,并且还会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引起重度发酵,生成更多细菌。

短时间内,或许没有太大的影响。

喝起来,只是觉得味道淡了一些,不耐泡了一些,酸了一些,臭了一些,勉勉强强还是可以接受的。

时间一长,若身体本就不好,或者肠胃脆弱的茶友,可就要遭殃了。

所以,村姑陈宁可大家喝白开水,也不要去喝做旧茶。

有冒险精神是好事,但不要用自己的身体去做赌注。

其实,只要在选购老白茶的时候,收起“贪小便宜”的心思。

那么,至少能避开市场上90%的做旧茶。

很多人正是因为不了解老白茶的价值,以为低价是捡漏,是福利,也有可能买到好茶。

但这种概率,无异于是一个人突然中五百万大奖。

天上不会掉馅饼,早就是耳熟能详的警示了。

可偏偏有人不相信,更愿意相信所谓的“好运”。

事实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只会在喝好茶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迎接源源不断的劣质茶、做旧茶,而远离真正的好白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