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家里放了20年的陈茶,包装未拆封,还能喝吗?

8303.cn 发表于 2023-5-26 11:39:1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18
很多茶客都有过相似经历,收到一盒特别高档的茶叶后,舍不得自己泡开喝。

而是精心保存起来,打算招待贵客时,再亮出来挣面子。

不巧的是,这样的茶放在一处角落后,容易被放到遗忘。

又或者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合适的待客场景。

留来留去,留到最后。

过了很久以后,在未来的某一天。

翻箱倒柜,收拾旧物时,重新翻找出这盒被自己放了许久的茶叶。

这时,问题来了。

已经放了很久的茶叶,还能不能喝?

在家放了20多年绿茶、红茶等,包装全新未拆,会不会过期?

在这背后有不少具体情况,需要一一看清。

一、不是所有茶叶都适合久存。

有的茶,适合趁早喝新茶。

譬如,绿茶、花茶、清香型铁观音、黄茶等。

趁早尝鲜,及时品尝,风味正好。

有的茶,存老之后更有风韵。

譬如,安化黑茶、六堡茶、普洱熟茶等。

多存几年,等待茶味转化后,茶味更醇厚顺滑。

还有的茶,新茶老茶各有风味。

譬如,白茶。

新茶阶段的白茶,清新鲜爽,风味怡人,毫香花香闻着尤为清雅。

久存多年,存满3年以后的老白茶,茶味日愈甘醇,药香、陈香逐渐浮现,啜茶喝汤,茶味又醇又厚。

市面上的茶叶分类,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其中,不是所有的茶叶都能经得起久存。

对待绿茶、花茶、红茶等,超过10年、20年、甚至更久时间后,原则上不建议饮用。

因为喝绿茶,清新鲜爽才是茶味本色。

经过多年存放后,哪怕干茶本身没有霉变,但从茶汤内也喝不出任何清新、爽口、茶香馥郁的美妙风味。

喝一款过期变味的老绿茶,还不如简单喝白开水。

花茶的情况,比较特殊。

按照茶叶分类,花茶属于再加工茶。

茶坯原料选择并不固定,后期经过特定窨花处理,窨入天然香花的馥郁花香后,从而实现独特的组合风味。

由于窨花得来的馥郁香气,难以长时间保留。

所以在喝花茶时,建议在半年到一年内尽快找时间喝掉,才能避免浪费。

发酵程度较高的红茶,风味适饮期在1-3年左右,不适合盲目久存。

存放时间太久,红茶自身的馥郁花香、果香、甜香等,难以保留,后期也没法像老白茶那样转变出另外的甘美茶香。

同时,超过特定适饮期限后,红茶的茶汤厚度会慢慢下降。

喝一泡过期的红茶,香气淡,汤感不醇,不如把握黄金适饮阶段喝茶来得好。

二、储存方法很重要。

即便是黑茶、白茶、普洱这几类公认的、能经得起久存收藏的茶叶。

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存茶工作要到位。

规范科学存茶,才能延续好茶的美妙风味品质。

一旦存放操作不当,彻底跑气变味,严重受潮,变质发酸。

一切的美好茶味品质,终将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虚无缥缈,并不靠谱。

从现代存茶角度看,科学仓储,离不开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洁净等基础指标。

储存黑茶与熟普,为了保障它们的“后发酵”顺利进行, 要具有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仓储白茶,库房的干度要足够低,不同白茶之间不要随意混放,以免串味。

长期仓储过程中,要严实打包,逐层密封。

存储白茶的打包方式,最好用三层包装法,用瓦楞纸箱、食品级标准的塑料袋与铝袋,多层密封,严格防潮。

随后,将逐层密封的存茶纸箱,放在温湿度适宜的仓库内。

室内温度不要太高,最好别超过35℃,阴凉舒适的二十多度,更为适宜。

库房内的湿度,尽量维持在干燥状态,不要超过50%。

干燥阴凉的环境下,才更利于白茶的后期转化,陈化出一箱高品质的老白茶。

回到整体,如果家里的老白茶、老普洱等,已经存放超过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

若想知道,这些仓储已久的老茶“能喝”还是“不能喝”?

一大前提是先自查储存情况。

密封、避光、干燥、阴凉、洁净等基础存茶条件,不论有哪一点没有做到位,整批老茶的仓储情况都不乐观。

将茶叶存好,未来才能享受老茶带来的甘醇饱满滋味。

三、以具体表现来定。

有的茶叶,情况比较特殊。

哪怕过期之后,茶叶依旧没有变质,除了没有适饮期那么好喝外,也保留着一定饮用价值。

但可惜,不少礼品包装的茶叶,外包装上没有明确标注年份信息。

收到这样的一盒茶后,一直放在家里保存。

过了许多年,再次翻找出来。

对于这类,没有严格做到恒温恒湿,规范仓储。

仅仅是在家随便收藏,存放多年,甚至连具体年份都不清楚的老茶。

试问,它们到底能不能喝茶?

这个问题背后,解决方法很简单。

拆开包装,拿到干茶实物后才能心中有数。

不然隔着一层包装,没人能知道里面的实际情况。

哪怕包装原封不动,万一里面的干茶已经发霉。

这时比起反复纠结、对比、踟蹰不定,不如从实物具体表现,一探究竟。

一款能喝的茶,前提是干净卫生,没有怪味杂味,汤色清透,茶味爽口。

拆开包装后,建议“按流程”验货。

首先,洗干净双手,确保手部干燥,再去捏一捏干茶。

干度达标,没有受潮,里外干爽的茶叶,捏起来是很干燥酥脆的,一捏就彻底成为粉末状。

要是发现,干茶叶片微微发软,手感偏韧,这样的茶叶肯定是受潮了。

其次,闻一闻干茶。

保留有饮用价值的茶叶,干茶香气纯粹馥郁,不掺杂一丝怪味。

对待那些久存多年的老茶,譬如老白茶、老生茶等,千万别觉得,老茶存老之后,茶香会彻底挥发。

茶香寡淡,闻不出任何茶香的陈年老茶,风味平平。

更有甚者,如果干茶闻着不仅不香,还附带明显杂味。

闻起来酸酸的、闷闷的、仓味杂味明显,怪异不堪。

对待这样的怪味茶,不管是醒茶、洗茶都没法改善,建议不要喝。

最后,尝试性冲泡。

烧开一壶纯净水后,快速出汤。

经历沸水洗礼,若是凑近闻叶底,依旧没有任何杂味。

说明这样的老茶,基础仓储没有出现硬伤。

这时,仅需再认真观察一番茶汤。

如果茶水清澈、透亮,保留有光泽感。

没有出现浑浊、发暗、暗沉等异样状况。

此时,尝试性小口喝入,也无妨。

小口尝试性啜入一口茶,重点感受茶味层次,汤感厚度。

咽下茶汤后,及时留意是否有回甘生津出现。

试喝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异样,这泡放了许久的老茶,依旧是又香又好喝。

那么,的确可以考虑继续泡来喝。

不过在试茶过程中,发觉这泡茶又酸又涩,茶味寡淡。

喝完之后,喉间浮现怪味,越喝越口干,嗓子发痒等。

存在异样状况的老茶,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考虑,当然是不喝为好。

普通茶客在家存了20年的老茶,能喝与不能喝,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从经验看,那些以清新清香风味为主的绿茶、清香型铁观音、茉莉花茶等。

别说一口气放足20年,哪怕是只放了2年,在喝茶之前也要小心斟酌一番。

如果是普洱、白茶、黑茶等,则要看具体情况来定。

在没有看到干茶实物前,不要盲目下定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连外包装都没打开,不能直言结论。

从喝茶体会看,喝白茶、普洱等各式老茶,并不是年份越来越好。

原料好,工艺好,仓储到位,三管齐下,才能成就令人放心的优质老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