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百元预算如何买到实用盖碗?9点说清楚

8303.cn 发表于 2023-5-29 16:27:4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58
先前回答过一个网上的提问。

“盖碗是用来喝茶的,还是买来泡茶的?”

这背后,得从盖碗的发展史说起。

刚发明盖碗那会儿,盖碗的初始功能并非冲泡,而是喝茶。

古装剧里,能看到不少情景演绎。

清晨早起,主人公接过仆人端来的盖碗后,直接饮入。

持盖轻巧地一挡,能避免喝到茶叶。

但发展到了今天,这种直接喝盖碗茶的方式,早已经不再流行。

现代生活里,盖碗的用处,大多是用来冲泡。

逐次注水,出汤,冲泡,细品。

在不同冲泡次数下,感受一泡好茶细水长流的曼妙风味。

平日喝茶,盖碗是很基础常见的冲泡工具。

而为了选对适合泡茶的盖碗,这9点技术性窍门值得参考。


一、材质选择

泡茶喝,盖碗的材质以瓷为主。

之前在朋友家喝茶,看到她新买了一套日式风格的黑瓷盖碗。

一眼看去,还感觉挺新颖的。

但实际泡茶时,非常不习惯。

因为深色的黑瓷,泡上一款足火岩茶肉桂,压根看不清条索状态。

揭开盖,往里看去,一片全黑。

不如简洁素雅的白瓷盖碗,便于衬托干茶、汤色,以及叶底。


二、容量大小

有位北方茶友咨询过,盖碗的容量是不是买大一些的更好?

这样泡出来的一道茶汤数量更多,喝起来更畅快。

其实不然,盖碗的容量过大过小,都不妥当。

最好是选择大小适中的标准盖碗。

从实用体验看,110毫升标准容量盖碗,大小适中。

泡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秋寿眉等)和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烟小种、老丛红茶等),投入5克干茶,正好适合。

冲泡武夷岩茶(以大红袍、水仙、肉桂较常见),一次8克,刚好适宜。

建立在标准盖碗基础上,若是容量偏小一些,需要适当调整投茶量。

如果是容量过大的盖碗,要考虑一个问题——自己能不能顺利驾驭?

毕竟,容量大的盖碗,意味着碗口直径更长。

要是手指不够修长,导致泡茶时拿不稳盖碗,失手打翻,那就糟糕了。


三、器型挑选

根据多年观察,百搭好用的盖碗,往往具备以下特征。

一方面,碗口宽敞。

碗口宽,意味着包容性强,有容乃大。

哪怕遇上梗叶蓬松的秋寿眉散茶,以及条索相对粗犷的老丛水仙,也能顺利兼容,不必担心放不下。

另一方面,造型敦实。

一眼看去,整个盖碗的底座很稳,能平稳摆放在桌面。

反观那些造型艺术化的盖碗。

碗口宽,底足窄,上宽下窄,稍微一碰立马站不稳。

如此“头重脚轻”的盖碗,除了作为装饰品外,实用性并不强。


四、相应配套

曾经有茶友提问,为什么你们展示出来的盖碗,配套不完整,经常没有底托?

这背后,说来话长。

最早在喝盖碗茶时,基础配套是盖子、茶碗、底托,合并成套,称为三才盖碗。

喝茶时,平稳持着底托,能起到隔热防烫的作用。

发展演变到现在,使用盖碗泡茶时,多数仅需基础的碗与盖。

省略底托的盖碗,也有人称为二才盖碗。

这背后是因为,泡功夫茶时,茶桌上已经有了茶盘“托底”。

各式茶具,按照个人冲泡习惯,整齐有序排列在茶盘上。

这时再添上盖碗的底托,反而会重复累赘。

删繁就简,简化成二才盖碗,更适合日常冲泡。


五、碗沿宽窄

盖碗的碗沿,即碗口往外伸出去的部分。

泡茶时,碗沿能起到两大作用。

一是引流。

倒出茶汤时,茶水顺着碗沿,能顺利倾倒而出。

类似过去是屋檐、房檐那样。

如果没有碗沿,整个盖碗“直肠直肚”的,倒出茶汤时容易倒流,一点也不实用。

二是防烫。

为了避免在使用盖碗泡茶时烫到手,建议选碗沿宽一些的盖碗。

因为碗沿是我们在拿起盖碗时的“抓手点”。

碗沿宽,更利于远离被沸水熏烫的碗身,更能避免烫手。


六、盖钮状态

盖子的盖钮,类似盖子中间的纽点,略微向上凸起。

盖钮的作用,在于帮助顺利揭盖,以及在倒出茶汤时,固定合盖开口。

用三指握碗法拿起盖碗时,大拇指和中指伸开,抓握在两侧碗沿上,食指则是轻轻搭在盖钮上方,固定开口方向。

挑选盖碗,建议买盖钮略高一些的。

盖钮稍高一些,能避免固定合盖开口的食指被烫到。

同时,倒出茶汤后,揭盖闻香/揭盖看叶底时,也能更加方便。

七、碗壁厚薄

之前和一位新茶友解释,盖碗买薄一些的更能避免烫手时,对方一脸不可思议。

“这怎么可能,明明是选材质厚实的,才能隔热啊。”

“盖房子时,墙体都是做厚一点,才能隔热、隔噪音,怎么在买盖碗时,这道理就行不通了?”

单纯从隔热角度看,对方的理解的确没错。

距离热源中心越远,温度越低。

但在实际冲泡过程中,我们在拿起盖碗时,并不是直接握向碗身。

而是握在碗沿与盖钮上方。

这时,碗身厚不厚,都不能起到半点隔热作用。

相反,碗壁厚的盖碗用起来不轻便,不利于泡茶动作施展。

一旦出现冲泡失误,反而会烫到手。

算下来,不如选碗壁轻薄的盖碗,更加轻巧好用。


八、合盖表现

有茶友在对比过紫砂壶和盖碗后,发现一处细节。

“为什么和紫砂壶比,盖碗多数的合盖多数不够紧,很少能做到完全合缝?”

这是因为,盖碗在制作时,不像紫砂壶那样专门“修口”。

盖碗的盖与碗,是分开烧制的。

高温陶瓷在烧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收缩比。

所以,在合盖之后,很难做到完美的严丝合缝。

不过,从实用角度看,盖碗也不要求彻底合缝。

要不然,注水泡茶时,受到压强影响,盖子与会碗口牢牢贴在一起,不便于倾倒出汤。

挑选盖碗时,盖子与碗口不要求彻底合缝。

仅需保证两者大小配套,不出现盖大于碗,或者盖小于碗的情况。

同时,合盖之后能平稳放置,不会东倒西歪,足够满足泡茶所需即可。

九、图案装饰

遇到过一个提问,景德镇手绘盖碗卖得这么贵,有什么实用性吗?

从实用角度看,盖碗表面的图案花纹是否人工绘画,的确不影响使用。

不过,手绘出来的作品,每一个都不一样。

线条细腻流畅,画师们绘画出来的花鸟鱼虫,梅兰竹菊,每一个都是不同的作品,艺术观赏性更强。

摆在茶桌上,自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选盖碗时,分辨真假手绘的方法不难,只需看笔锋细节是否细腻足矣。

至于泡茶时,是选纯色盖碗,还是手绘图案的盖碗?

手绘盖碗里,又应该怎么挑选款式?

这一切,以个人审美偏好为主。

只要符合眼缘,便可考虑入手。

最后,聊一个很多茶客关心的话题。

挑选盖碗时,价位范围应该怎么选?

市面上,盖碗的价位高低不同。

最便宜的,仅需个位数就能入手。

但泥料细腻程度,釉面光洁程度,未必能有保障。

常见一些的,则是几十块到百元不等。

如果是高端路线的盖碗,成千上万也不稀奇。

但盖碗不是奢侈品,不是买越贵越好,而是丰俭由人,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

从泡茶角度看,盖碗是实用器皿。

只要不影响使用,基础泡茶功能能够得到保障。

选择几十块、上百块、几百左右的基础盖碗,这个价位区间内,会相对适合大众。

关键是,哪怕不小心磕碰摔碎了,也不至于太心疼。

直接拿一个价值过万,甚至更贵的盖碗,泡茶时容易带来心理负担。

瞻前顾后,生怕磕碰损失,反而不利于泡茶动作施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