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开始,最先看到的,就是很多叶子从嫩绿变成墨绿。
丰茂的树叶好像一把伞,用仅有的力量,遮住几缕烈日。
有些呆,可是真实。
今年的夏,依然不是宁夏,空气灼热,大地蒸腾。
天气太闷热,坐下即是汗。
正午时分,若是离开空调房出门办事,就好像在一个火炉里炖煮,也像是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压抑。
用度夏如年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浮躁的时候,就关闭手机,一心专注读诗、喝茶,写品鉴。
没有了刷屏的朋友圈,顿觉清净不少。
然而,朋友却递过了她的手机,让我点开屏幕上的图片。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家用冰箱打开后的侧门。
总共三层,一层一层,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泡袋装的绿茶、白茶、岩茶、铁观音、红茶。
于是,我们俩大眼瞪小眼的,神情满是惊讶。
这位茶客,是把家里所有的茶叶,都存进冰箱“避暑”了。
若没有及时制止,那么想必这批茶,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一到夏天,东西都特别容易坏。
特别在南方城市,闷热潮湿,饭菜放在外面一晚上就馊了,水果放在餐厅一晚上就烂了。
所以,很多人就把冰箱当成了万能的保鲜盒。
好像只要放进去,东西就不会坏掉一样。
同理,家里存的那些茶叶,也不管是什么品类,适不适合低温冷藏,就一股脑地存进冰箱里了。
但这样做,不仅占用冰箱空间,还可能加速某些茶的变质。
当然,也有茶友可能会说,绿茶不是可以存冰箱吗?
是啊。
可仅仅是绿茶一类,能代表全部的茶类吗?自然是不行的。
虽然我们都知道,在六大茶类中,绿茶的保质期是最短的。
但在过去,还没有发明冰箱的年代,绿茶的储存时间比现在更短。
基本上,半年左右就要喝完。
想起某年在狮峰龙井村喝茶的时候,意外遇见了用紫砂罐存的龙井绿茶。
茶农的说法是,以前没有冰箱,就喜欢放在紫砂罐里存着。
不过,不是直接把茶叶放进去,而是有很多讲究。
简单来说,要在茶叶外面套一层极厚的塑料袋,罐子的底部,还得放上吸潮的石灰,并且半个月换一次新的。
现在就简单多了,客人买回去以后,放冰箱就好了。
借助冰箱里面,适当的水汽和冷凝条件,绿茶能够适当延长自己的保“鲜”期。
通常,当年的绿茶,当年喝完即可。
超过一年后,鲜爽感会慢慢消失,也就失去了绿茶独有的风采。
而清香型的铁观音,道理类似,最好放进冰箱里冷藏,低温储存。
避免外界的高温,影响口感,损耗鲜爽的滋味。
除了绿茶和清香型铁观音,剩余的白茶、岩茶、红茶,密封干燥避光存放即可。
其实,在遇到这位茶客之前,村姑陈就曾经亲眼见过,甚至喝过存在冰箱里的岩茶。
彼时,还是在报社的时候。
有一位老领导,平时很照顾我,所以若有空,就会去汇报工作,顺便希望得到一些指点。
只是,恰好那天去得匆忙,没有带茶。
领导并没有面露愠色,反而大手一挥,说,我这里有好多好茶。
说是朋友去武夷山的时候,亲自带回来的。
一边聊着,一边径直走到冰箱前面,打开了冰箱门。
里面放着的,都是一盒又一盒的武夷岩茶。
拿出来后,泡袋的表面上,还冒着白色的雾气,凝结了一层水珠。
可想而知,在冰箱那种低温的环境,吃了火的岩茶,该有多么痛苦,多么挣扎。
火与水,天生就是相反的。
虽然内心震惊不已,但表面上不能表露出来,还是波澜不惊。
接下来,就是烧水冲泡,喝茶了。
橙红色的茶汤,看起来清澈透亮,泛着宝石般的光泽。
喝汤的时候,却觉得汤水稀薄,香气也很弱,对于那泡足火的岩茶来说,这很显然是不正常的。
进而推断,大概率是因为存在冰箱里,吸水受潮,失去了原本的“岩骨花香”。
并且,这泡茶的底子不错,若是保存得当,想必泡出来的香气和滋味,会更加惊艳。
只可惜,主人把它留在了冰箱里。
任由低温和水汽,不断地侵扰茶叶,从干燥变得潮湿,失去了那劲道的口感。
白茶,也是不能放在冰箱里的。
即使很多人觉得,白茶和绿茶喝起来差不多,而且发酵程度比较低,应该可以放进冰箱里。
殊不知,白茶和绿茶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绿茶不发酵,有杀青,保质期只有短短1年。
而白茶微发酵,不杀青,也没有炒制和揉捻,工艺简朴,保质期长达15年,甚至能存更久。
主要是因为,白茶没有经历杀青,保留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在日积月累地存放过程中,能够不断转化出新的物质。
至于这个陈化的过程,肯定不是在冰箱里进行的。
白茶本身就是一种极度干燥的茶,储存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保持环境的干燥。
室内的湿度,要控制在45%以下。
很显然,冰箱里太潮湿了。
盲目地把白茶放进冰箱,无疑是增加它受潮的风险。
此外,白茶的陈化,在常温环境下更能匀速地进行,不要太低温,也不要太高温。
人体最舒服的25℃,对茶叶来说,也是最适宜的。
冰箱里太冷了,白茶待在里面,体内物质的活性也被抑制了,无法顺利转化出优秀的品质。
时间,就像被按下了放慢键。
最后,普通茶客的家里,一般不会买一台冷藏柜专门用于藏茶。
一是没有必要,二是电费太贵了。
因此,通常都是放在家用冰箱里,简单方便。
可是,家里的冰箱,主要工作是保存饭菜和蔬菜瓜果,所以还充斥着其他食物的气味。
万一把白茶存在其中,又没有认真做好密封,那么不仅仅是受潮跑气,还会串味。
众所周知,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很多刚刚装修好的房子,都会在地上铺一层不要的茶叶,专门用来吸味道和有害物质。
所以,我们珍藏的白茶,就更不应该接触杂味、异味了。
虽然蔬菜瓜果平时闻起来,是香香甜甜的,但若是气味沾染到茶叶身上,可就不好了。
炎炎夏日,其实我们的茶叶,也能安稳地度过。
该放进冰箱里的,比如绿茶和清香型铁观音,在做好密封的前提下,低温冷藏。
而不该存进冰箱里的,白茶、岩茶、红茶,我们常温保存即可。
夏天的时候,温度普遍比较高。
可室内的温度,也不像室外那样灼热,还是相对阴凉的。
只要紧闭门窗,拉上窗帘,就能有效地降低温度。
另外,实在担心的话,还可以开启空调,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样一来,就不必担心茶叶也“中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