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为啥我的肉桂闻起来可香了,但喝起来就难喝?

8303.cn 发表于 2023-6-9 14:36:0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164
标题是茶友的留言。

透过屏幕,也可以感觉到他浓浓的困惑。

这是一位特别初级的岩茶茶友,初级到分不清岩茶的干茶香,与盖香、水香。

也同样分不清什么样的岩茶才算好喝。

想了想,其实在茶圈里,像这样一知半解的岩茶友,还是很多的。

还有一些喝了很多年岩茶的茶友,一样弄不清什么样的岩茶才算好喝——伊从开始喝岩茶,就师从了并不太专业的、同样一知半解的、自我感觉极度良好的“老师”,于是从开头,就走偏了,喝歪了。

但习惯养成,认知固化之后,就很难再纠正了。

毕竟你纠错的时候,人家会瞪大双眼,吹起胡子咆哮:我喝了二三十年茶,难道我还不懂?

这气势挺唬人。

但真真令人叹息。

竟然,喝错了这么多年。

积重难返了。

想起那些卖保健品的公司,特别喜欢找老年人站台,穿上白大褂,戴上眼镜,先从形象上符合了人们对医药工作者的印象——年纪大显专业,满脸皱纹有经验,戴眼镜有文化....于是说出来的话,屏幕外的那帮老年人信得不行,掏钱爽快极了。

果然,任何行业,还是要年龄加持,才显得专业,地道,权威。

哪怕喝错茶,也能靠年龄从气势上扳回一局。

让小年轻们,瞠目结舌,从深信不疑,到半信半疑。

要学习喝武夷岩茶,要想认真的识别它,就得从多个方面,对它进行观察。

茶友其实已经做到了第一步,就是闻干茶香。

只是其中的方法略有欠缺,故此还需要纠正一二。

譬如,闻武夷岩茶的干茶香,不能直接闻。

直接把茶投入盖碗中,端起盖碗凑到鼻端去闻,也是能闻到气味的,许多茶友闻干茶香,便是这样闻的。

这样简单直接地闻干茶香,并无不妥,但却欠缺在闻到的干茶香不够全面,不够详尽。

因为一款茶的气味,在它静止的状态下、在它常温的状态下,能释放和散发出来让人闻到的,可能只有一半。

甚至一些特殊的气味,必须要用通过加热,通过热汽熏蒸,才会显现出来给人闻到。

是以,闻岩茶的干茶香,欲在喝之前提前判断它究竟好还是不好,有哪些“隐疾”,便需要让它受热。

既让它受热又不让它释放内质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沸水烫热盖碗,然后投入干茶,合上盖子,让茶叶在余温犹热的盖碗中,得到熏蒸。

利用这几秒钟的熏蒸,让茶叶受热,毛孔打开,释放出部分气味来。

这样才是闻干茶香,相对最为彻底的方法。

当然,闻干茶香有时间上的绝对要求,必定是趁热马上闻,稍过几秒,盖碗凉去,热汽不在,干茶香便散俟在空气中,闻不到了。

通过闻干茶香,可以知晓这款茶的优点与缺点,便可以在喝之前,事先得知,从而决定喝,还是不喝。

避免了喝下烂茶的危险。

不过,闻起来香的茶,也未必就一定会好喝。

干茶香的标准是焦香圆润,酵香成熟,这方是传统工艺的武夷岩茶通行的盖香。

但盖香的闻香,是由每个喝茶之人自行操作的,每个人手法不同,能闻到的香氛类型自然不同。

在这闻干茶香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个环节的疏漏,比如水温不够烫,盖碗热度不够,从而无法将干茶当中的缺陷给蒸出来。

尤其每个人的鼻腔的灵敏程度不同,能闻到和感受到的香气类型,也不尽相同。

故而,粗心大意的人,未必就能闻出盖香中的诸多“猫腻”。

有时候,盖香上其实已经初露端倪提点过我们了,但却由于粗心大意,而没有闻出来。

比如有时候,一款岩茶没存好,会生成鱼腥味,会生成烟味,生成酸梅味,生成灰尘味.....等等等等。

这些气味,会在闻盖香时,被盖碗中的热汽蒸腾而出,氤氲在盖碗的盖子上,凝聚在盖顶心处,像一朵朵乌云,此时你只要揭盖闻香,便能准确地捕捉到这些怪味道。

但可惜,有时候盖碗不够烫,蒸汽不够热,不足以让这些怪味散发出来。

又或者,确实让这些怪味蒸出来了,但只蒸出来一小股,并没有大量蒸出来,正巧闻香的人又粗心大意,不太在意这闻香,随便一嗅就拿开了。

是以,闻盖香时没有闻出异味,是极有可能的。

没闻出异味的岩茶,在冲泡时,在沸水高温之下,这些异味自然就会散发出来,释放到茶汤中,让人喝进去。

如果有异味,喝汤的时候肯定是能喝出来的。

说到底,闻香与喝汤,是不一样的两个行为。

闻干茶香可以走马观花,可以虚与委蛇,可以马虎大意,喝汤却不行。

那茶汤,是实打实地,进入了口腔,滑过了舌面,滑下了喉咙的。

是真切地,与五官中的两官,口与鼻,深度接触了的。

喝茶汤完全没有办法像闻盖香那样,有机会偷懒——人类的味蕾是最诚实的,它一定会把茶汤中的所有弱点、所有优点,一股脑儿地暴露给我们,一股脑儿地反映给我们。

那些在闻香时没有闻出来的怪味,异味,杂味,臭味,都会如实地呈现在茶汤里,再被味蕾如实地记录下来,传递给大脑。

所以,闻干茶香时没有闻出来的那些怪味,一定会在喝汤的时候喝到,感受到,领悟到。

这就解释了茶友说,“闻起来很香的茶,喝起来很难喝”的原因。

因为闻香的时候没认真闻,或者没有把怪味给蒸出来,故而才没闻到。

但喝汤时,味觉是灵敏的,这些怪味自然被味蕾给感知出来了。

尤其,还有许多人喝岩茶喜欢坐杯,这就更惨了。

那些怪味异味在坐杯闷泡之后,会更加浓郁,更加醇厚,更加有利于辨识。

味蕾想感受不到它们,都很难。

甚至这些怪味异味还极度持久,留存在舌面上,粘附在口腔四壁,久久不曾散去。

过了半天,哪怕喝白开水,也觉得满口怪味。

难受得紧。

闻起来香的岩茶,喝起来不好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一些物质,是闻不出来的。

茶当中含有多种物质,有香气物质,有滋味物质。

香气物质与滋味物质分属两种类型,人对它们的捕捉方式,迥然两异。

香气物质,用鼻子闻,就能闻得到,闻得出来。

而滋味物质,用鼻子闻是大抵闻不出来的,得用舌头去感受,用嘴去喝汤,才能体会到。

我们闻干茶香的时候,捕捉到的就是香气物质;而我们喝茶汤的时候,捕捉到的就是滋味物质与香气物质。

于是,当一款岩茶,香气物质含量正常,没有任何问题,但滋味物质完全不对劲,含有许多苦味涩味的物质,那么,这款茶闻香的时候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只会在尝汤的时候,让人尝到它的怪味,苦味,涩味....等等异味。

这时候就会生成疑惑,怎么闻起来没问题,喝起来这么难喝?

这种只有滋味物质有问题,香气物质没问题的岩茶,也是岩茶界里常见的。

遇到了,出汤快一些,便能保护自己的胃和味蕾,少受伤害。

喝茶是一门学问。

关键还是多喝。

多方对比和感受,才能喝得懂,喝得明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世上就怕认真二字。

只要认真对待从自己唇舌间经过的每种茶,每款茶,每泡茶,不久,就会无师自通,学贯武夷。

于茶,多喝,就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