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618买茶,建议你牢记“3点”

8303.cn 发表于 2023-6-14 14:34:0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44
据说,今年的618意义非凡。

当购物狂欢节遇上父亲节,该有的噱头,肯定是少不了的。

周末的时候,正在挑礼物。

突然就有茶友来问:“618我想网购茶叶,怎么才能买到靠谱的?”

要知道,现在的某宝、某东、某夕夕,再加上某音,选择多了,自然也处处都是坑。

作为普通消费者,真心很难辨别。

而根据往年的经验,每一场购物盛宴之后,都会传来一些“踩雷”的哀嚎。

各种智商税、低价陷阱、劣质产品,也都会纷纷浮出水面。

可一旦到了此刻,后悔都来不及。

毕竟花出去的钱,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

任凭自己捶胸顿足,追悔莫及,也无可奈何。

所以,为了尽可能地防患未然,让更多茶友们少踩坑,少走弯路,今天,就来总结3个网购茶叶的注意事项。

话不多说,往下看吧。

注意事项一:理性对待促销,切勿冲动消费

很多人都期待着,618大促能够囤一批茶叶,保证下半年的口粮。

而既然是促销活动,肯定是抱着薅商家羊毛的想法来的。

越便宜,捡到的漏就越大。

理论上来说,的确如此。

可俗话又说,买的不如卖的精。

究竟是薅羊毛,还是被对方割韭菜,还要看自己如何去选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九块九包邮的茶叶。

这股风气,从拼夕夕,飘到了直播间。

随手点开一个人气高的茶叶直播里,都会看到九块九包邮的产品,被置顶在最显眼的位置。

并且,交易量也是十分可观的。

不可否认,贪便宜,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包括小编和朋友们,也并非圣贤,看到低价的东西,也会下意识地心动。

但与此同时,又被另一个观念想法占据——一分钱一分货。

其实,九块九包邮的产品,不一定全都是劣质的。

有一些商家,是为了推广店铺,吸引更多的人进店,促成销量,这是商家平台双丰收的效果。

不过,考虑到成本问题,肯定不会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

一般会以抢购或者抽奖的形式限量进行,拉长消费者停留的时间,顺便也会下单其他的商品。

或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商家为了清空库存。

让货品和资金流动起来,不得已,只能低价卖货,利润是其次,只求收回一部分成本。

不过,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而最常见的情况,则是靠九块九包邮赚钱。

虽然物流、包装、原料、人力成本都摆在那里,可他们依然能有利可图。

简单来说,就是用最廉价的茶叶,最便宜的人力,一环一环减少成本。

最终,在茶叶价格已经低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时,商家依然有利润可赚。

至于真正的好茶,绝不可能自降身份,成为九块九包邮中的一员。

物以稀为贵,就算原价出售,依然是老茶客争相抢购的对象。

注意事项二:参考真实买家的评价,辨别刷单

各大平台的商品下方,通常都会有一个评论专区。

理论上来说,销量越高的东西,就证明买家越多,留下的评论,也就越丰富。

而来自买家的真实评论,恰好可以反映消费者收到的茶叶的实际状况。

茶叶是好是坏,是货不对板,还是货真价实,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大部分的买家秀,都是比较真实的。

甚至还会让人从茶掌柜的口若悬河中清醒过来,失去购买欲望。

但也有一些评价,是刷出来的。

商家通过好评返现,或者请水军刷单的行为,营造出假象。

大家在看评论的时候,也要小心辨别真假。

最显而易见的造假方式就是,图片模糊不清,与其他人的图片重复,甚至出现在多家店铺里。

至于文字内容,充满了敷衍,譬如“好喝到不能再好喝了”、“天下第一好”、“太满意了,同事也被我推荐来了”……

诸如此类,一看就不是切身喝茶后的感受。

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刷评。

当然,不排除有一些真实买家,懒得去评论,特别是带图文的评论。

结合店铺的交易量和评论数,大概在50%是比较正常的。

评论数与交易量持平,那堪称逆天,莫非是小鲜肉为粉丝开的店?

另外,平台还会根据店铺的整体情况来打分,大家也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并且,现在的购物平台,还新增了一个“问大家”功能。

在买茶之前,先在这个板块中提问,后台就会自动发送给购买该商品的消费者来评价。

如此一来,可信度就更高了,也更具备参考的价值。

注意事项三:警惕低价的名优茶,以次充好

如今,渐渐出现了一种病态的趋势。

低价茶挤占高价茶的存活空间,并模糊了消费者的茶叶价格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不管在什么茶类中,都有高端、中端和低端的产品。

对应的是价格,极贵、一般、便宜。

所以,还是那句话,一分钱一分货。

优质的茶叶,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茶叶,注定不会便宜。

举几个例子,绿茶中的西湖龙井,白茶中的荒野银针,岩茶中的牛栏坑肉桂,红茶中的金骏眉。

它们的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都是比较难接受的。

一斤四位数甚至五位数,除了品质高以外,还占了物以稀为贵的优势。

而既然有贵的,也有相对实惠的。

也就是我们说的,性价比高。

高性价比的茶叶,在任何平台,都是刚需。

作为消费者,肯定是要花小钱,办大事,买到性价比高的茶。

但性价比高的真正含义,不代表价格低廉,完全没有底线。

像是99元一饼的十年陈老白茶,500元一斤的白毫银针,1000元一斤的武夷正岩茶,千元出头的金骏眉……

价格与实际价值不匹配,肯定是西贝货。

接受真相,才能迎接好茶。

未必人人都要去触及那个最好最贵的茶,但前提是要知道,好茶不便宜。

即使是618大促,也不可能用不到千元的价格,买到平时万元档的茶。

望周知。

如今,网购平台虽然日益丰富,但相关的监管也渐渐成熟。

倘若实在看走了眼,花了冤枉钱,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比如,向交易平台投诉,或者向消协、工商部门、质检部门等投诉。

最重要的是,理性购物。

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过度囤货,做好购物规划。

保持理性,永远是最行之有效的避坑方法,没有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