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快到了,各处都能看到促销活动。
近期在网上看到一款优惠价的老白茶饼,外形是近些年流行的饼干片。
轻便小巧,方便携带。
但镜头一转,当主播在展示干茶时,看到了怪异一幕。
“这款饼干茶的颜色,好不均匀啊。”
号称是2016年的春寿眉原料,但实物状态不对劲。
整体看去,倒不是那种清一色全部做旧,彻底变成黑褐色的状态。
而是有绿、有暗黄、有黑褐。
三成叶片是暗绿,七成叶片偏炭黑,颜色落差断层明显。
给人感觉是一饼茶界版本的“大杂烩”,里面混合了各式原料。
压饼时,掺杂了大量做旧茶,才会出现这般局面。
要不然,自然陈化、年份真实的老白茶,肯定不是这样。
像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可能半边脸还是二八年华,半边脸却已经老气横秋。
如此怪异的“不同步”,只能证明背后必定有假。
又到一年618,每每赶上大型购物活动,茶友们在买老白茶时要多擦亮双眼。
因为这时候,正是各种魑魅魍魉问题劣质老茶横行之机!
买茶前多认几个老茶套路,才能少中圈套。
一、真假掺杂饼
开篇提到的那饼老白茶是典型例子。
半真半假,假多真少,真假混合。
从而营造出一种错觉,让人觉得这饼茶不像以往那种一片黑乎乎的典型做旧茶。
于是,信以为真。
再加上看到价格还挺实惠,直接下单入手。
殊不知,如此真假掺杂的老白茶,更具迷惑性。
如果单纯冲着这饼茶还保留个别自然陈化出来的深绿、暗绿叶片,应该做旧问题不大。
就将其买了回来,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因为有加入做旧的老白茶,不论是全部做旧还是部分做旧,内在茶味物质都受损严重。
甚至于,还会因为恶劣的、不合卫生标准的造假做旧环境,生出一系列有害物质。
将这样的茶泡开喝下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二、老料新压饼
上礼拜分享过一件新鲜事,看到网上有人在卖老白茶时,亮出这样的新口号。
“这饼茶的难得珍贵之处,在于老料新压。”
“原料用的是2013年的福鼎高山寿眉,这户茶农当年做出这批茶后,一直放在仓库里,等到2020年才拿出来压饼。”
“散茶陈化多年后再压饼,茶味更醇厚、更饱满,整体品质远胜市面上的寻常茶饼……”
乍一听,这样的话术颇具新鲜感,仿佛有几分道理。
但可惜,经不起过多深扒。
因为这压根不符合市场常理。
超过三年、四年的白茶散茶,没有再去压饼的意义。
原因是,直接卖散茶更值钱。
好不容易存了这么多年,还要多增加一笔请人压饼的工费,最后做出来的茶反而不如直接按散茶卖值钱。
试问,这样的亏本生意,有谁愿意做?
所以,当茶友们遇到类似老料新压套路时,千万不要信。
天上掉馅饼的故事,一旦相信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三、仓味怪味茶
仓味这个词,最早是从普洱茶里传出来的。
早五、六年前,身边有位朋友刚从广东回来,带来了不少熟普饼。
某次在一起聚会喝茶时,他翻出一份熟茶样品。
称,这是他已经提前“退仓醒茶”的老茶,打算现场泡开分享。
但那天喝到的茶味,依旧带有一股说不上来的怪异感,茶汤当中有着沉闷感。
熟普因加工步骤,以及仓储条件的影响,需要“退仓”再喝。
但同样的情形发生在老白茶身上,显然不合适。
因为白茶加工时,不论散茶饼茶,都没有渥堆。
后期仓储,也是要求干燥、避光、密封、洁净、无异味。
规范达标仓储的老茶,不论存茶时间再久,都不会出现仓味、杂味、陈味。
当你在买老白茶时,遇到仓味很重的情况下,建议不要入。
哪怕它的标价再便宜,将藏有严重存坏变质风险的茶叶买回家,喝了也没有任何好处。
四、超级高龄茶
买老白茶时,有一个高效、简单、实用的规避风险方式。
即,别碰高龄茶。
因为市面上那些超级高龄的老茶,出现各种状况的概率很高。
如果自己不是特别懂行,有充足自信可以驾驭,那么很容易踩雷被骗。
从保守策略看,遇上618、双十一等大型活动,不妨从库存量相对更多的3-6年陈的老白茶里,多挑一挑精品,再买入手。
不然,就是“先试再复购”。
从之前已经买过、试过、尝过的老白茶里,找寻一番自己比较满意的老茶,再直接复购。
如果自己此前从来没有听过、喝过,就突然间轻信了某茶商、某直播间、某网店所说的10年陈老白茶、90年代的寿眉饼、已经存满20年的福鼎老茶……
诸如此类的超级高龄老茶,大概率不是真的,而是做旧假冒。
如果执意相信白茶买越老越好,很容易为此交出智商税。
五、红汤“老白茶”
不知道茶友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白茶”,外表看着倒还好。
除了叶片颜色略微偏深,其余方面倒没有太出格。
但泡起来后,将茶汤倒入透明玻璃公道杯内,才后知后觉,这款茶有些不对劲。
因为它的茶汤颜色是泛红的。
一眼看去,竟然比红茶还要红茶。
茶汤橙红,甚至暗红。
整杯茶的清透度,并不是那么高,而且还有些发暗。
正常使用盖碗冲泡,在没有闷泡的前提下,泡出汤色发红的“老白茶”,只能说明它的工艺背离了正常的白茶加工。
背后大概率是渥堆做旧,加重发酵导致。
这样的茶喝入口,虽然不容易苦和涩,但茶汤丝毫没有鲜爽感。
多喝几杯,会感觉口腔很不清爽。
没有回甘,也没生津,这样的“红汤老白茶”不具备正常老白茶的甘香醇厚特色,在喝之前,建议三思而后行!
每次聊到买老白茶,很多茶友的重点关注方向是,如何才能分辨做旧茶?
诚然,做旧造假出来的“老茶”是白茶圈内的毒瘤,臭名昭著。
但背后并不代表,只要一款老白茶不做旧、年份真实,就一定是好茶。
客观来看,不做旧,只是一款茶的品质底线。
但距离好茶的标准,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真正的好茶,离不开“三好”原则。
香气好,滋味好,韵味好。
方方面面无可挑剔,又香又好喝,回味持久,才是一流好茶。
早些年在试茶时,遇到一款2011年的寿眉饼。
当时经过鉴定,发现它的年份真实的确不假。
饼面四周有自然缺损,整饼茶保留自然陈化痕迹。
但可惜,它的做工太差了。
整饼茶压得特别紧,香气寡淡,茶汤泡苦喝入口,茶味很薄。
这样一款不香、不好喝,风味平平无奇的老白茶,哪怕达到了货真价实的“十年陈”,在茶圈里,依旧是毫无可取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