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聊聊夏天煮茶那些事儿~

8303.cn 发表于 2023-6-26 14:42:4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37
生在南方,夏天最大的福利,莫过于吃各种各样的瓜。

不是现在网络流行的“吃瓜群众”,而是真正的,香甜可口的瓜果。

其实,秋冬季节也有瓜,但买的人很少。

一是因为,价格太贵了,没必要。

倒也不是吃不起,只觉得不时不食。

二是因为,冬天的瓜,莫名的不如夏天的甜和脆。

就算瓜瓤红艳,也透露着一丝虚情假意。

三是因为,氛围感不匹配。

比如,冬天本来就又湿又冷,还抱着一个大西瓜啃,岂不是要寒上加寒?

哪比得上大夏天,酷热之际,吃着物美价廉的香瓜甜瓜,汁水横溢,酣畅淋漓。

就像煮茶,很多人也会觉得是秋冬专属。

围炉煮茶,适合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三五知己,品茗谈志。

不过,谁说夏天就不能煮茶呢?

尤其现代人,总是离不开冷饮和空调。

为了养生,来一杯温温热热的茶汤,暖身暖胃,非常放松。

这种感觉,就像裹着棉被吹空调一样,惬意,舒服,还能顺便祛祛湿气。

夏天煮茶,会不会上火?

不一定。

作为中国人,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就是“上火”。

而有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弄清楚,到底什么叫上火。

主要原因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那么,对于“上火”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喜欢吃煎炸烧烤,但一吃就爆发口腔溃疡,或者咽喉剧痛无比,嗓子像是被火烧着了。

比如,有的人喜欢熬夜,紧张焦虑,第二天突然牙疼。

又比如,有的人只要吃了热性食物,如生姜、红枣、桂圆、当归等,就会突发皮肤病,痘痘湿疹荨麻疹……

(以上来自李老爹的分享,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诸如此类等等,都能被归结为上火。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上火的年代,每个人都有突然上火的时候。

不过,上火和煮茶之间,有直接关系吗?

其实是没有的。

据某一些茶友反馈,他们如果觉得身体有不舒服,小病小痛,或者上火急症,都会给自己煮一壶老白茶。

连着喝一天,就能扑灭身体里面的各种大火苗和小火苗。

温温热热的茶汤,还能加速新陈代谢,让热量从皮肤毛孔里散出去。

于是,原本燥热的状态,恢复到清凉境界。

因此,在他们看来,煮茶非但不是引发上火的源头,反而还是私人灭火器。

但即便如此,村姑车还是要提醒各位,因人而异。

如果你是阴虚火旺的体质,非常容易上火,那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要不要煮茶喝。

比起这个,更建议大家平时增加锻炼,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老白茶直接煮着喝,好还是不好?

好,也不好。

煮茶的优势很明显,就是简单、方便、省时间,还很省茶。

而且,煮茶也是一件很风雅的事情。

从史料中不难发现,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唐时期,古人就已经开始用大瓦缸煮茶喝了。

最早的时候,是把茶叶当成一种蔬菜。

所以,煮茶,就是蔬菜汤,还要放盐来进行调味,掩盖苦涩感。

直到茶圣陆羽出现,才渐渐有了团茶、散茶,把茶叶制作成饼,要喝的时候,取出来,水烧沸了投进去。

或者撬碎,碾成茶末,再筛出更细的粉末,拿去煮。

像是老苏那一派的文人雅士,推崇复古风潮的,都喜欢如此。

既然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就证明煮茶的意义,非比寻常。

到了如今,煮茶更多的是服务了那些使用盖碗不熟练,或者懒得学习功夫茶泡法的朋友。

用壶煮老白茶,省时省力,岂不乐哉?

在福建地区或者广东地区,茶文化的氛围浓郁,喝功夫茶更是成为了常态。

有人来家里做客,就要摆上茶盘和茶具,烧一壶开水,泡茶。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礼仪。

相比之下,北方的朋友,更喜欢煮茶。

一是因为简单,二是因为冬天真的很冷,煮茶还能顺便暖身暖胃。

最基础的煮茶工具,就是玻璃壶加上电陶炉,安全又高效。

每次煮茶的时候,只需要投一点点干茶。

按照我们平时煮高山老白茶的比例,300-400毫升水,投茶1.5-2克即可。

如果一个人喝茶,足够喝上一整天。

综上所述,煮茶是很有必要的,满足了一部分茶客的喜好和生活方式。

那么,为什么又说直接煮茶不好呢?

因为,站在珍惜老白茶的角度来说,太浪费了。

优质的老白茶,来之不易,是光阴给我们的馈赠。

一款品质卓绝的茶,必须同时满足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再加上年份真实。

在市场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

故而,若是有幸能遇到,并且把它买回家,村姑陈真心建议,先用盖碗泡着喝吧。

煮茶固然方便,在高温的激发下,香气和滋味都会呈现井喷式地释放。

但现实中,不同的白茶品类,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等级,都有不同的风味。

统一用壶煮,表现出来的味道,其实都差不多。

喝到嘴里以后,给味蕾的感觉就是,香气馥郁,滋味浓郁。

可唯独缺少了用盖碗冲泡时,每一冲茶汤里,香气和滋味的细微变化。

时间长了,难免会觉得无趣。

千篇一律,都很相似。

若是能换成盖碗冲泡,就能通过盖香、水香、滋味、口感、汤水的内容,去寻觅一款茶的特点。

每一冲的茶汤,喝起来都不同。

如此一来,也能帮助自己对面前的这款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品茶、鉴茶,在买茶的道路上,少交学费。

因此,我们常常建议茶客们,对待老白茶,先泡后煮。

先通过盖碗的冲泡方式,释放茶叶的特点,闻盖香,品落水香,啜茶汤,用舌和唇去了解老白茶。

仿佛是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不论缺点还是优点,都一览无余。

等到七八冲,或者十冲之后,滋味逐渐弱下去了,我们再把叶底拿来煮,也不迟。

泡茶,是充分感受一泡茶的美好的方式。

煮茶,是解放双手,体验情致的方式。

二者不冲突,也可以共存。

不管是喜欢煮茶,还是喜欢泡茶,各位看官都有自己的道理和缘由。

不过,村姑陈还是乐意先泡后煮。

这样一来,5克的老白茶,就能喝到天荒地老,一丝养分也不浪费。

至于茶友们日常生活中,煮茶也好,泡茶也罢,只要喝得开心,便是最好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