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些年铺天盖地的网红宣传,每到夏天,冷泡茶都能引来不少关注。
只不过,宣传力度虽大,但冷泡的影响力有限。
一直到目前,也只是在网红茶饮、奶茶店、饮品店等应季走红。
在传统茶圈里,冷泡茶一直难以取代热水泡茶的江湖地位。
早两年看朋友圈,身边还有不少朋友将“冷泡茶”当成新鲜事分享。
但今年夏天,身边圈子里愣是一个冷泡的动态都没看到。
咦,奇怪,为什么老茶客们普遍都不喝冷泡茶呢?
是不是说,冷泡茶已经不流行了?
昨天傍晚和一位老友闲聊,谈及此事,她说了一番大实话。
“阳过之后总感觉自己的体质没有恢复好,今年夏天不敢再任性喝冷饮了。”
原来如此,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出发点。
从近段时间收集到的各方想法看,冷泡茶之所以很难渗透到传统茶圈,说白了无非是这7点。
一、冷泡茶香气不足。
“冷水不能泡出茶叶里的某些精华物质,油脂等香味物质需要温度激发。没谁用冷水泡咖啡也是这个道理。”
这的确是实情。
喝茶,热水泡茶是主流,冷泡茶属于小众。
喝咖啡,热饮为主,能接受冷萃、冷泡的人并不多。
这与香味的释放相关。
茶叶也好,咖啡也罢,内在芳香物质都有高、低沸点之分。
高沸点的芳香物,离不开滚烫沸水的激发,才能完美呈现。
注水冲泡时,往干茶注入沸水,片刻之间,高扬茶香立马扬起。
换成冷泡之后,茶香馥郁程度大打折扣。
哪怕是长时间冷泡,也仅是泡出零星茶香,香味馥郁程度、层次变化等,远不如热茶那么香。
二、冷泡茶汤不醇厚。
“喝冷泡茶,顶多是比矿泉水多点茶味,入口简直是‘温吞汤’。”
喝茶多年的资深茶客,喝茶时都注重一个“醇”字。
品质越好的茶,内在茶味物质积累越充足。
正常使用沸水冲泡时,能泡出醇厚、饱满、有层次的茶汤。
啜一口茶,能让人无比满足。
茶水醇厚细滑,胶质感明显,类似老火靓汤那样。
如果换成冷泡的方式,因水温严重不足,很难泡出深层次的饱满茶味。
去年做过尝试,喝了一次当年春寿眉新茶冷泡出来的茶汤。
结果发现,茶汤清甜、清新有余,汤感变得很薄,经不起细品慢啜。
可想而知,对品质好一些的茶叶而言,放着好好的热水泡茶不用,改成尝试冷泡,实在太浪费。
三、“每斤超过300的茶我都舍不得冷泡。”
这是身边一位朋友的原话。
那天我们聚在一起喝茶,茶桌上有人聊到一个话题。
“夏天到了,喝绿茶、花茶、新白茶的话,感觉冷泡之后喝着更畅快。”
席间,有人发表不同看法。
“便宜点的茶叶,胡乱泡那也就算了。”
“如果是超过三百、五百的茶,直接冷泡着喝,那就太可惜了。”
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大家是否认同?
日常喝茶,将水烧开后再泡茶,更符合一个“中国胃”的饮茶习惯。
换成冷泡茶后,茶香、茶味激发不足,对好茶来说着实太可惜。
当你拿到一泡比较贵的好茶后,按功夫茶的冲泡方式,用盖碗逐次冲泡,逐道细品。
从头道茶喝到最后一冲,走完全部的品茶流程,方才算物尽其用。
要不然,囫囵冷泡成一大杯饮料直接喝,实在是可惜了好茶的才华!
四、冷泡茶太耗费时间。
“都说冷泡茶适合懒人,我倒不觉得,喝冷泡茶的话,没有一、两个钟头根本泡不出味道,但平时上班已经这么忙了,谁有那时间慢慢等啊。”
亲自对比尝试过的茶客,想必对这点深有体会。
按传统的喝茶方式,用不了太长时间。
将茶具洗干净后,将纯净水烧开就能进入泡茶正题。
投茶,注水,出汤,将泡出来的茶汤分入茶杯后,稍等片刻,只要茶水没那么烫嘴,立马能趁热小口尝入。
优质好茶的茶汤,又香又滑,喝起来特别舒适过瘾。
哪怕平时上班,没条件坐下来慢慢用盖碗泡茶,简单用玻璃杯泡上一杯热茶,也比冷泡茶更直截了当。
因为,冷泡茶用的是常温水。
更有甚者,直接用冰块去冰萃,或者将冷泡瓶盖拧紧后放入冰箱冰镇冷藏。
因为水温不足,茶味释放速度极慢。
如果不想喝到清汤寡水的茶汤,起码等得一、两个钟头之后,才能喝到冷泡出来的茶水。
这样的泡茶效率,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来说,并不是那么友好!
五、冷泡茶只能替代饮料,没法取代热茶。
有一句老话,叫习惯成自然。
当你养成喝热水、喝热茶的习惯后,很难再改变这个生活习惯。
之前有朋友从国外回来,分享了一件事。
他出国已经快10年,但还是没法适应洋快餐,可见‘中国胃’的影响力是多么强大。
过去十年,愣是让他一个在家从来没做过饭的人,学会了下厨房。
再回到冷泡茶这件事,道理也是一样。
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得到的多数答复是,将冷泡茶当成饮料,偶尔喝一喝,倒也能接受。
但长期喝,他们可受不了。
尤其对很多老茶客而言,背后道理很简单,喝传统热茶才能解决“茶瘾”习惯。
离经叛道的“冷茶冷汤”,不论春夏秋冬,都很难取代热水泡茶的茶圈地位。
六、体弱者不宜饮用。
“夏天很热,感觉喝点冰冰凉凉的冷泡茶的确清爽,但我每次喝完总感觉肚子不舒服,还是坚持热茶吧。”
诚然,相比传统热茶,冷茶冷饮并不适合大众。
体质好,血气方刚的健康人群,适当喝点冷饮,确实很清凉过瘾。
但对体弱群体、脾胃偏弱群体、中老年群体等,未必适合。
尤其那些经过冰镇后,再加入超多冰块的茶饮。
一时贪凉,喝多了胃肯定受不了。
冷泡茶为什么不能多喝?
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只要自己试过之后,身体的真实反应自然会告诉你答案!
七、跟风尝试过后失去了新鲜感。
和传统茶相比,冷泡茶的身上多添了一层“网红属性”。
在不少短视频里,经常能看到有人晒出精致的冷泡茶图片。
清清凉凉的,一旁还有干冰提供氛围感。
盛夏当空,烈日炎炎。
看到这样的画面,的确对不少好奇尝鲜的群体,拥有极强吸引力。
但从很多“网红事物”的最终归属看,它们往往只能红一时,没法长久。
经过这些年的宣传,许多人在跟风尝试,满足过好奇心后,自然也明白了冷泡茶是怎么一回事。
见怪不怪,不再好奇,不再充满新鲜感。
失去了“打卡尝鲜”的尝试价值,后期自然很少再去动手摸索,再去跟风喝冷泡茶。
类似网红餐厅,刚开业时总是热闹非凡。
但过不了多久,立马倒闭关门,可走红的生命周期实在短暂。
喝茶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
布置茶席,洗净茶具,将相应的杯杯盏盏摆在桌面。
等客人落座后,再现场冲泡。
冲出一道茶汤,闻香,尝味,细品。
随后,还能慢慢讨论分享饮茶感受。
在正式招待场合,肯定离不开传统的泡茶方式。
换成冷泡的话,仪式感会差很多。
身边有朋友直言,出门谈生意,请客户喝茶,他就从没见过喝冷泡茶的,这太拿不出手了!
诚然,对一众茶客来说,冷泡茶看似新奇好玩。
但长期喝冷饮,对身体无益。
多喝热茶,才是茶圈内永恒的经典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