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老白茶的香气,茶友们必然不陌生,不论是在文章中还是与朋友的日常交流中,我们都会了解到白茶的香气。
老白茶的常见香气有:陈香、毫香、药香、枣香、粽叶香、薄荷香、干荷叶香……香气足以让人沉醉许久。
有的老白茶,陈化到位,年份足够老,还会有薄荷香出现,是一种清凉的感觉。
在老白茶的这些香气中,陈香、药香以及粽叶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反而是这枣香,反而成了稀罕宝贝。
有的茶友买了老白茶,按照所说的方法冲泡、煮着喝,但就是感受不到所谓的枣香,于是很苦恼,在微信上大吐苦水:“小陈,你骗人,老白茶哪里有枣香,我反而闻到了梅子香,你说的根本不对。”
呀!看到这里,真的好想大喊一声:“小的冤枉啊,我的的确确在老白茶里喝到了枣香呢。”
当然,理智派以及索引派的小编自然要理性思考老白茶没有枣香这个话题。
“你买的是几年的老白茶?”
“5年的”
“买的什么等级的,是寿眉吗?”
“不是啊,买的是白牡丹”
-_-真的是汗颜。
“白牡丹即便陈化5年,也是不会有枣香 ,通常在寿眉饼和贡眉饼里才会有枣香。”
“为什么呀,白牡丹的等级明明比寿眉高,怎么还没枣香了。”
聊到这里,自然得出了答案,茶友所喝的老白茶没有枣香,那是白茶选错了!
老白茶枣香的出现,与它的等级、工艺、保存密切相关,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得不到枣香味的白茶。
什么等级的白茶会出现枣香?
枣香的出现,往往在陈化多年的寿眉饼和贡眉饼中容易出现,要注意,是饼状的寿眉才容易出现枣香。
这是因为寿眉和贡眉当中,含有粗大的茶梗。这些茶梗中含有较多的香气物质以及滋味物质,其中茶梗还是果胶物质的聚集地,果胶物质的存在,能够增加白茶的汤水醇厚度,也提供了一定的香气。
且寿眉和贡眉的叶片粗大,与白毫银针、白牡丹这类芽叶茶有很大的不同。
在压制茶饼时,有部分的细胞壁结构被破坏,一些养分和物质附着在茶饼表面,参与后期的转化,为枣香的出现,奠定了很大一部分的基础。
散茶寿眉和贡眉,从加工好之后就得到妥善的保存,细胞壁结构没有被破坏,即便是存放多年,也不会有枣香出现。除非茶叶在保存的时候受潮了,茶叶发生了剧烈程度的发酵,才会出现一些类似于枣香的香气。但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
通常,寿眉、贡眉的散茶状态,多表现为陈香、药香、粽叶香等。
只要是寿眉饼、贡眉饼都会出现枣香吗?
老白茶枣香的出现,是一系列的作用引起的,并非所有的寿眉饼和贡眉饼都会有枣香。
要想有枣香出现,就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
首先,原料要好。
陈年白茶的这些香气变化,是以茶叶本身这些香气物质的多少为基础进行的。
茶叶在参与后期陈化时,内含物质的多少,是从茶青时就开始的,茶叶在生长时囤积的物质多,那么它就有足够的能量和和物质参与后期转化。
通常,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茶树营养物质囤积的多,这与巨大的昼夜温差有关。
温差越大,白茶中化合物的积累越多,也就表现为内含物质多,后期转化时效果更好。
若是本身内含物质就不充足的白茶,即便是陈化了多年,也不一定有足够的能量支撑它转化出枣香。
其次,白茶保存要到位。
白茶后期枣香的转化,受存放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如气温、湿度、氧气含量的多少等因素影响。
白茶的转化过程,一个是由挥发作用形成,一个是氧化作用形成。
挥发作用比较好理解,因为白茶的新茶物质里的醇、醛、酸等这些物质,都是容易挥发的,所以也是为什么如果白茶不密封了,香气就会跑光的原因所在。
在这个挥发的过程中,白茶一定要密封好,阻隔这些香气物质往外飘散,尽量让它们再次参与香气的转化。
还有另一个就是氧化作用,如蛋白质的分解、茶多酚的转化等,就会产生氨基酸和糖类,氨基酸又和茶叶里面的邻醌物质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芳香醛,这两者的综合结果,也就形成了新的香气, 比如枣香、药香、陈香等。
倘若没有控制好这些外部的因素,破坏了白茶的整体转化进程,最终也存放不出品质好的白茶来,更别说会有枣香出现了。
想要一款寿眉饼出现枣香,这2个条件缺一不可。
这样看来,白茶是否有枣香出现,与白茶本身的等级高低无太大关系。
寿眉、贡眉,白茶中最其貌不扬的茶,如扫地僧一般的存在,竟然能够陈化出让人喜爱的枣香,当真让人敬佩。
虽说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不可能出现枣香,但这2种茶的药香也是让人喜爱的,特别是3年以上的白毫银针和牡丹。
它们的药香,是清浅的、温暖的、舒服的、不刺鼻的,仿佛到了隐蔽在世外桃源中的一间茅草屋,屋外正晾晒着一些草药,在微风浮动中,隐约的药香扑鼻而来,让人沉迷其中。
不同的白茶有不同的魅力,最重要的看茶友们自己喜欢哪种,从而进行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