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白茶的上新,暂时告一段落。
而当新茶的热度渐渐降低之后,关于白茶如何存放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尤其是初入门的新茶友,还没到茶客和老茶鬼的境界。
往往,看到别人家里满柜子的茶,品种琳琅满目,年份眼花缭乱,难免会心动。
又听闻,市场上,真正的老白茶少,做旧的老白茶多。
于是便打算,亲手把买回来的新白茶,存成老白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由于不了解白茶储存的步骤,只是把茶叶抛在某个房间的角落,或者干脆存进地下室里,和灰尘作伴。
最后,这些茶的命运,凶多吉少。
各种怪味杂味都找上门,包括但不限于巧克力味、酸味、烟味、仓味、闷味、霉味、海鲜味……
白费了当初自己的一番心血,也浪费了好茶。
所以,今天的文章,就是针对外界在存茶这件事上,普遍存在的误区,进行拨乱反正。
新茶友、老茶友,都可以一看。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误区一:不同品类混合存放
虽然都属于白茶这一个大类,但不同的品类,有不同的香气滋味。
有些茶友,为了节省仓储的空间,直接把家里的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全部存进一个纸箱里。
心里想着,反正都是白茶,总不至于变味吧。
但真相是,白茶与白茶之间,也可能出现串味的情况。
白毫银针,是以毫香为特点;白牡丹,是毫香和花香不相上下;寿眉,是草药香和花香更浓。
混合存放,就会让大家的香气都变得混杂,不够纯粹。
另外,就算同样是白毫银针,台地的、荒野的、有机的,不同等级、不同形态、不同年份,都不提倡共存。
不可否认,存茶确实有“团队陈化”一说。
越多的白茶,存放在一起,转化出来的效果就越惊艳。
不过,前提是,大量的同品类的白茶,香气滋味完全一模一样的白茶,才可以陈化出理想的风味。
误区二:放在地下室保存
在酒圈里,你可能经常会听到一句广告——百年工艺,十年窖藏。
所谓“窖藏”,一般指的是在地下或者半地下的酒窖内,保存白酒,使其获得更好的品质。
参照这个说法,茶圈中也出现了所谓的“窖藏老白茶”。
然而,这本身就很荒唐,因为白茶的仓储环境,必须是密封、干燥、阴凉、避光、无异味。
地下室里,确实很阴凉,也足够避光,终日不见太阳。
但更关键的是,地下室是密不透风的,环境还很潮湿。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走进去,就会闻到一股沉闷、浑浊的味道。
可想而知,将白茶存在这样的地方,就会沾染上污浊的气息,变得不干不爽,不洁不净。
总之,就是会散发出一股不舒服的味道,类似霉味。
若是这样的气味,出现在我们心爱的白茶里,真真是一场灾难。
由存茶选址不当导致的悲剧,不知何时才能被完全避免。
误区三:频繁开箱检查品质
有一部分茶友,他们盼老白茶的心,十分迫切。
无聊的时候,空闲的时候,三五不时,就打开存茶的纸箱,查看白茶陈化的进度。
药香出现了吗?枣香出现了吗?稻谷香出现了吗?……
又或者,平时要喝的白茶,没有提前分装出来。
早晨想喝茶了,就把大箱子打开,等到晚上睡前,才想起来把箱子关上。
为了方便取茶,每天至少开箱一次。
如此往复,不出半年,箱子里的白茶,就会跑气受潮。
因为频繁开箱检查,意味着茶叶陈化出来的香气,无法聚集。
原本浓郁的茶香,在一开一合之前,都挥发到空气当中去了。
假如是在潮湿的南方城市,或许还不满三个月,整箱白茶就变质变味了。
并且,大量的空气也会趁机涌入,与干燥的茶叶结合,令茶叶受潮、过度发酵,引起霉变。
最终,彻底变坏,失去品饮价值。
误区四:将茶饼全部拆散后保存
白茶压饼的初衷,除了获得独特的风味以外,还为了节省仓储空间。
同样重量的散茶和饼茶,由于经过压饼,体积明显小了许多。
因此,很多茶客会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情况,考虑收藏白茶饼。
而白茶饼的陈化过程,是很缓慢的。
最好是能让它们保持完整的形态,彼此之间,能够共同进步,转化得更快更好。
一块白茶饼,可以看成是“团队陈化”的缩影。
全部被拆散后,就失去了团队的力量,陈化的效果不如在完整状态下出色。
况且,形态完整的白茶饼,可以完美地贴合白绵纸,等于在三层包装法的内部,又多了一层保护。
反之,散碎的茶饼,很难按照原样包回去。
不够密封,也容易跑气,生出怪味和异味。
故而,面对一块白茶饼,最好是喝多少,撬多少,不要偷懒。
剩余的部分,还是原样密封回去,让它们在足够舒适的环境里,安心陈化。
误区五:把茶叶分装在密封袋或者铁罐里
曾经,我们遇到过一位茶友。
收到白茶以后,她放弃了我们原本外包装的瓦楞纸箱,并且拆开了里面的食品级塑料袋和铝袋。
把里面的白茶,全部一袋一袋地分装在密封袋里。
一整箱的白牡丹,足足装了七八袋。
然后,把它们依次摆在柜子里面。
美其名曰:密封袋的密封性更好,而且美观、好看,平时想喝茶的话,也方便取茶。
至于原本标配的三层包装法,那一个厚实的、出口级标准的瓦楞纸箱,早就不知道躺在垃圾站的哪个角落里了。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茶友,也是类似的做法。
唯一不同的是,把密封袋换成了铁罐,因为他觉得罐子更硬挺,更厚实,更密封防潮。
可实际上,不论是密封袋还是铁罐,都只适合短期存茶,2-3个月内就要喝完。
因为它们的密封性,会随着使用频率的上升,渐渐下降。
倘若有长期保存的打算,还是建议用三层包装法,一层铝袋,一层食品级塑料袋,一层五层厚的瓦楞纸箱。
全部密封,排出多余的空气,才能隔绝外界的干扰,让白茶越陈越香。
据我们观察,很多人都以为,买到好茶就到了终点。
殊不知,在存茶这件事上,才堪堪到达起点。
未来的存茶之路,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更加费心费力。
稍有不慎,白茶若是接触到外界的水汽、高温、光线、异味,都会有变质的可能性。
重点不在于存茶的城市在哪里,也不在于主人的实力有多雄厚。
关键是,主人是否拥有一颗蕙质兰心。
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陪伴白茶长大、变老,转化出新的物质。
尽自己所能,保护白茶。
将来的某一天,老白茶诞生之日,一定不负主人期盼。
|
|